AI导读:

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已有13次险资举牌事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资金,规模将达到2220亿元。险资不仅举牌银行股,还广泛涉及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机构认为险资有望重点配置高股息、高ROE资产。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赵冬芹)日前,平安人寿和中邮保险分别宣布增持招商银行H股和东航物流股份。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显著加快,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已有13次险资举牌事件,彰显其投资活跃度。保险资金入市加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资金,官方资料汇总显示,险资长期投资试点的资金规模将达到2220亿元。

  今年以来险资已举牌13次

  5月9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5月6日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持股比例增至12%。今年以来,平安人寿已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5月7日,中邮保险公告称,受让获得珠海普东持有的7942.01万股东航物流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5%,触发举牌。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截至5月9日,今年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3次,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涉及平安人寿、瑞众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

  险资持股不仅限于银行股,还广泛涉及交通运输、房地产、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险资对超220只个股进行加仓,其中京沪高铁、大秦铁路、兴业银行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险资投资改革试点深化自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首批试点公司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已设立鸿鹄基金,并取得良好业绩表现。2025年4月29日,新华保险公告称,拟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机构观点:险资有望重点配置高股息资产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认为,结合险资负债端的刚性约束和投资风格,险资有望重点配置高股息、高ROE、抗周期性强的资产,并逐步增加对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的配置。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