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复杂,但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潜力仍吸引外资加码布局。4月至少有4家保险公司获外资股东增资,外资机构通过业务合并等方式深度融入我国保险行业。上海再保险国际板也进一步吸引了国际再保险专业机构汇聚中国。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但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潜力仍不断吸引外资加码布局。这一趋势在4月尤为明显,至少有4家保险公司获其外资股东增资,且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通过业务合并、开设机构等方式深度布局我国保险市场。

全球保险巨头法国安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公开表示:“巨大的市场潜力、稳定的政策支持以及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金融高质量开放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外资保险布局中国动作频繁

今年以来,中意财险围绕同一次增资事项,于2月及4月接连发布增资公告。其外资股东意大利忠利保险将增资金额从4000万欧元增至约5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92亿元)。这只是外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的一个缩影,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已披露其股东增资计划或业务合并方案。

例如,德国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向国民养老增资2.28亿元获批;美国安达集团旗下安达保险有限公司解散,其财险业务并入华泰产险;汇丰人寿披露其全资股东拟向公司增资3.62亿元。4月至今,至少还有3家保险公司的外资股东增资计划获批或官宣。

根据安永发布的报告数据,截至目前,已有近半数的全球前40大保险公司进入中国。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境外保险机构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了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

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

中国保险业已稳居全球第二,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全球成熟市场仍有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德国安联集团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保费将保持7.7%的年均增速。

除了市场潜力,我国稳定的政策支持以及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我国多次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监管也陆续出台多项开放措施,为外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提供了良好环境。

外资巨头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同时也享受了我国保险业发展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红利。例如,友邦人寿自获得独立法人资格以来,其省级经营区域已从5个拓展至14个。

外资积极参与上海再保险“国际板”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的建立进一步吸引了国际再保险专业机构向中国汇聚。安盛环球再保险和汉诺威再保险等外资再保险机构已在上海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显示出对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看好。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自启动以来已吸引了一批外资机构参与。截至2025年1月底,共有85家保险机构在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完成注册,其中境外机构14家。安盛集团积极参与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其再保险业务团队将赴临港开展合约路演,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