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联人寿拟增资扩股约25.59亿股,引入8家无锡地方国资公司,资金规模达30亿元。此次增资旨在提升偿付能力,应对接近监管红线的压力。同时,国联人寿正加速转型,明确向分红险和长缴费期转型,探索创新产品。

  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人寿”)的增资计划有了最新进展,拟增资扩股约25.59亿股,引入8家无地方国资公司,资金规模高达30亿元。

  此次增资中,国联人寿第一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国联集团”)增资10亿元,其余7家新投资方出资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国联人寿的偿付能力近期持续下滑,接近监管红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3.9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4.74%,均面临较大压力。

  通过此次增资,无锡国资方面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增强,其他老股东持股比例将被稀释。然而,该增资扩股事项尚需监管批准。记者向无锡国联集团、国联人寿致函了解增资及未来规划,但暂未收到回复。

  无锡国资比例上升,引入7家新股东

  国联人寿自2014年获批成立以来,注册资本金为21亿元。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将增至约46.59亿元。新引进的7家股东包括无锡市太湖新城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均为无锡地方国资企业。

  此次增资或与国联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有关。近年来,国联人寿虽通过多种方式“反哺”无锡,但盈利状况并不稳定,仅在2015年、2021年和2024年实现微利。

  偿付能力接近监管红线

  国联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持续下降。按照监管要求,国联人寿的两个指标均接近红线,亟需通过增资等方式提升偿付能力。

  此外,国联人寿在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还披露,董事长丁武斌因到法定退休年龄已辞职,新一任董事长人选尚未公布。总经理赵雪军于今年1月新上任,拥有丰富的寿险领域经验。

  转型持续,盈利承压

  尽管背靠地方国企,但国联人寿近年来盈利状况并不理想。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大幅增加是其主要负担之一。2024年,受分红险产品满期给付影响,国联人寿保险业务收入有所下滑,但得益于营业支出降幅较大,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步入2025年,国联人寿的转型道路仍在继续。总经理赵雪军表示,公司将明确向分红险转型、向长缴费期转型,推动尽快形成偿付能力自我补充,并探索创新可变年金、挂钩生存指数方面的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关键词:国联人寿、增资扩股、偿付能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