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预计新增千亿入市资金。此举将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推动保险资金更多参与长期项目。

  近期,保险资金动作频频,20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等重磅消息显示,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这一举措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彰显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性。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高达1620亿元。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同时,为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还将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随着600亿元新资金的获批,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220亿元。多家保险机构表示,增加权益类投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将有助于提升险企投资收益水平,减轻利差损压力。同时,这一举措也为市场引入了更多增量资金,推动了保险资金更多参与长期项目。

  风险因子调整有望撬动千亿增量资金

  李云泽在发布会上强调,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应加大入市、稳市力度。为此,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不仅扩大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还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了投资空间。此外,还将推出多项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方面表示,政策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预计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此举将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同时推动保险资金更多参与基础设施、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长期项目,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将偿付能力规则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备受市场关注。这一调整将直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结合此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的政策背景,保险公司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的配置力度,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中泰证券非银团队测算显示,假设本次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最低资本为364亿元。若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可达1349亿元。招银国际研报也测算称,有望带来逾1500亿元增量入市资金。

  险企动作频频,积极响应政策引导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不仅是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更是险企实现稳健运营、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期,多家险企动作频频,积极响应政策引导。

  4月29日,新华保险(601336.SH)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601628.SH)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合计规模达200亿元。据悉,该基金投资范围包括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旨在满足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需求。

  此外,还有险企选择单独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例如,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得监管批准,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这些举措不仅响应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号召,更进一步优化了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