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寿险代理人营销体系正经历转型,独立代理人模式成为扁平化尝试的典型代表。大家保险等公司在全国多地试点独立代理人门店,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寿险业破解营销结构失灵问题。同时,i云保等经纪渠道也尝试扁平化,但存在飞单等争议。险企需优化中长期利益分配,支撑高素质人才。

在山西省太原市,罗育燕的大家保险独立代理人门店第一天开门迎客。这家位于太原市中心写字楼的门店,虽不大却坐满了客户,标志着其保险生涯的新起点,让她信心满满地追求MDRT(百万圆桌会员)乃至更高级别的TOT(顶尖会员)荣誉。

罗育燕的门店附近,王平的大家保险盛家专属代理店也在组织书法活动,展现寿险代理人营销队伍扁平化的新尝试。王平透露,他的门店只有四位成员,但2024年已实现标准保费800万元。

大家保险的独立代理人门店,正是寿险代理人营销扁平化的缩影。寿险业曾拥有973万代理人,现却降至260余万,营销结构失灵是重要原因。金字塔型营销模式下,底层代理人收入被大幅压缩,导致行业“大进大出”的困境。

为此,监管推动行业转型,2020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打破层级制度,推动专业化、精英化转型。多家机构尝试扁平化模式,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优化佣金分配、强化科技赋能,探索代理人营销体系的新路。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十余家保险公司及中介公司参与独代模式试点,大家人寿在12个省市设有53家试点“保险专属代理店”,提供一站式服务。王平表示,门店不仅提升专业性,还带来税收优惠,去年为自己节税三十余万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独立代理人制度打破传统层级和收入分配机制,让收入分配和考核管理更公开公平,提高一线代理人业务效率,是代理人制度转型的巨大进步。

大家人寿扁平化的代理人队伍,降低组织和管理成本,将更多资金投入销售佣金,提高代理人收入,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推动职业化、专业化。独立代理人模式助力大家人寿个险渠道快速增长,2024年新单期交保费16.65亿元,月人均产能9万元,同比增长42%。

然而,成为独立代理人并非易事,需满足高标准,如达到百万圆桌会员水平,保单继续率高于88%。在保险经纪渠道,i云保也是扁平化结构的代表,通过AI算法精准匹配代理人与客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代理人收入,赋能保险公司。

不过,i云保也因佣金高、入职简单而被指为“飞单平台”。所谓“飞单”,即代理人私下销售非本公司产品以获取更高佣金。i云保虽采取措施限制飞单,但简易的管理模式仍引发争议。保险学者指出,飞单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欺骗消费者,可能引发理赔纠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表示,险企扁平化改革旨在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费差益成为险企利润的重要来源。但独代模式对大型险企仍存在挑战,需在中长期利益分配、高素质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优化。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