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人渠道加速向精英化转型,行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AI导读:
随着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保险代理人渠道正加速向精英化转型。新规要求保险公司优化代理人队伍结构,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近年来,代理人队伍持续瘦身,但人均产能得到改善。长期主义导向成为行业新方向,科技赋能将重塑代理人展业逻辑。
随着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推进,保险代理人渠道正经历从“人海战术”向“精英化”的加速转型。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新规,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优化代理人队伍结构,推动其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其中,以保费、业绩为主导的荣誉评价体系已被明令禁止,业内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保险行业将进一步淘汰低效人力,全面提升代理人整体素质。
近年来,代理人队伍持续“瘦身”。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数量已从2019年历史峰值的912万人降至264.07万人,5年间减少了约648万人。这一变化促使各大险企重新思考保险代理人队伍的调整方向及未来发展空间。
保险代理人职业化转型正在加速。在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代理人渠道一直是重要的业务支柱。然而,传统的“人海战术”虽曾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销售误导现象严重。因此,从2019年开始,保险代理人队伍开始“提质增效”,传统的“人海战术”逐渐被“精英化”取代。2022年,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旨在全面提升销售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五大上市寿险公司累计清退代理人超308万人,总规模缩减近七成。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述五家公司的代理人数量合计为138.52万人,同比减少2.71%。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业观察》显示,2024年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数量同比下降6.14%,相比2019年减少了约648万人。
2025年4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从多个维度对人身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此举标志着保险代理人行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将加速淘汰低效人力,提升代理人整体素质。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中国特色保险销售人员荣誉体系、精简销售队伍层级、推动销售利益向一线销售人员倾斜等,旨在推动保险代理人渠道的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多家险企正在建设绩优队伍,以“锁定”优质人力。在互联网普及、产品变化、消费者保险意识增加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情”展业模式逐渐困难。因此,公司团队不断优化“换血”,同时加强业务培训,要求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和服务。例如,中国人寿推出了新营销模式布局“种子计划”,平安寿险则围绕代理人发展周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代理人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在代理人队伍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代理人的人均产能得到改善。2024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公司的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此外,长期主义导向已成为行业新方向。代理人分级、科技赋能精准营销、佣金与服务质量挂钩等趋势将重塑代理人展业逻辑。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行业监管与诚信体系的完善,个人保险代理人市场将逐渐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格局。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