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监管实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预定利率研究值参照5年期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确定。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预定利率可能下调,三四季度保险产品下架亦有可能。关注预定利率研究值变化,因其关系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及产品更新。

  财联社3月26日讯(记者王宏)2025年1月,监管正式实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并公布首期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机制规定,当预定利率连续两季度高出研究值25个基点以上时,可能触发预定利率及保险产品调整。4月即将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如何变化?记者独家获悉,该值参照5年期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综合确定,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预定利率可能下调,三四季度保险产品下架亦有可能。

  预定利率研究值如何确定?

  监管对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引导一直备受重视。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提出调整预定利率上限,建立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9月,新版“国十条”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2025年1月,财联社独家报道,监管总局发布相关通知,指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随着通知发布,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旨在回应市场环境和保障需求变化,增强保险公司应对经济金融市场变化的能力,降低金融风险。

  据悉,咨询委员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一季度将结束,4月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是否变化?将如何影响预定利率?记者从业内获悉,预定利率研究值结合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确定,存在具体公式。

  公式为:Min【(5年期LPR+5年定期存款利率)6个月移动平均/2,基础回报水平】x调节系数。同时结合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经营发展、市场利率趋势制定。基础回报水平公式为:Min【(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税收溢价)250日移动平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税收溢价)750日移动平均】。定期存款利率为六大国有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报价均值。

  研究值变化对保险产品有何影响?

  关注预定利率研究值变化,因其关系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是否继续下调及产品更新。机制要求保险公司动态调整预定利率最高值和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当预定利率连续两季度高出研究值25个基点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并在2个月内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4年末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历史低位,预定利率9月正式下调至2.5%,2025年1月实施动态调节机制,预计四季度调整至2.0%。预定利率下调将提高寿险与健康险价格,通过“炒停”策略提前透支需求,预期2025年预定利率继续下调至2%,“炒停”策略或助保费回归正常,寿险公司资产配置需求稳定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二季度保险产品下架可能性不大,但三季度下架存在可能。若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低于2.25%,且三季度再次低于2.25%,将触发调整,9月10日可能触发规模保险产品下架。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