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保险业经历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互联网财险新规落地等变革。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央企因“退金令”加速离场,地方国资在险企风险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年步入尾声,保险业在这一年中经历了诸多变革。人身险预定利率的调整、互联网财险新规的落地以及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发布,构成了监管层对市场的全面规范与推动。保险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保险公司股权变动成为市场焦点。据统计,年内已有30家险企发生股权变动,15家险企股权仍在寻找买家。在行业转型期,外资持续涌入,如比利时富杰集团、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和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等。然而,部分险企股权却遭遇冷遇,多次挂牌转让却无人问津,特别是央企因“退金令”加速离场,而中小险企因盈利能力弱、股权结构复杂等问题,面临投资者信任度下降的挑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与新金融专家余丰慧指出,险企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政策层面需给予更多支持,以增强市场信心。而外资则在此时逆势加码布局,看好中国庞大的保险市场,不仅促进了市场竞争与创新,也提升了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

与央企离场形成对比的是,地方国资在险企风险处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三峡人寿获重庆国资注资,苏州国资设立东吴财险等。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当地金融业整体实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