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与银行“解绑”案例增多,代销市场竞争激烈
AI导读:
近期,平安基金、华安基金相继宣布终止与部分银行的销售合作,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激烈。银行渠道虽占据近半市场份额,但面临第三方销售机构和券商的挑战。监管合规要求升级,银行积极转型,实施费率优惠,强化合规管理。
基金公司与银行“解绑”再现新案例。近日,平安基金发布公告,终止与厦门银行的销售合作,此前华安基金也已公告终止与渤海银行的销售合作。当前,基金代销市场正经历一场洗牌:尽管银行渠道占据近半市场份额,但第三方销售机构和券商正快速蚕食市场,推动银行实施费率优惠;同时,随着监管合规要求的持续升级,内部控制完善的银行和券商更受基金公司青睐。
面对这一态势,银行积极转型:深耕区域市场,以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构建差异化优势;重视合规,推动代销业务从粗放式的“价格战”转向精细化的“价值战”。
● 本报记者 李静
平安基金终止厦门银行合作
平安基金近日宣布,经与厦门银行友好协商,自4月28日起终止相关销售业务合作,投资者将无法通过厦门银行办理该公司基金的开户、认购、申购等业务。而去年12月,华安基金已宣布自2024年12月31日起终止与渤海银行的基金销售合作。
渤海银行去年10月也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12月31日起,在个人网银直销银行系统停止直销基金现存产品的开户、认购等业务,涉及华安基金、博时基金、长信基金旗下产品。
中国银行研究院的邵科分析称,基金公司与部分银行“解绑”的原因,一是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银行在客户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劣势;二是监管合规要求升级,部分银行在客户风险评估、产品准入等方面存在短板。
银行代销业务整体承压
当前,银行代销基金业务面临增长压力。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在百强代销机构中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约为45%,但受主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下滑影响,权益基金和非货币基金的保有规模占比均有所下降。
同时,第三方销售机构和券商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受基金降费和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影响,代理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9.58%。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银行实施费率优惠。招商银行去年7月宣布代销公募基金全面实施买入费率1折起,此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对基金代销费率进行大幅优惠。
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价格战”能在短期内抢占市场份额,但同质化竞争难以持续。破局关键在于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中小银行基金代销业务正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产品定制化、构建特色服务体系等满足细分客群需求。
目前,银行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主要分为基础代销合作、深度战略合作和共同开发产品三种模式。
强化合规管理
监管部门对银行基金代销业务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3月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强化了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的管理责任。
近期,多家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收到监管罚单,包括违规代客操作、销售误导等问题。
在监管加码的背景下,银行更加重视合规管理,加快代销业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强化客户风险评估、产品准入、信息披露和风控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