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指数增强基金今年成立数量同比增长超400%,但发展仍面临瓶颈。公募机构引入AI技术,以实现更稳定和高效的超额收益挖掘,成为新的增长点。

乘着指数基金大发展的“东风”,指数增强策略基金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截至5月21日,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共成立了59只(按基金主代码口径),已超过去年全年数量,同比增长超400%。在存续的300余只指数增强基金中,近八成今年以来的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然而,由于普通投资者认知度不高和超额收益获取不稳定,指数增强基金的发展仍面临瓶颈。为此,不少公募开始在指增基金中引入AI技术,以实现更稳定和高效的超额收益挖掘。

公募今年明显加大了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力度。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今年共成立了59只指数增强基金,远超去年同期的11只,也超过去年全年的45只。在发行规模上,去年同期11只指数增强基金合计募集130.54亿元,而今年成立的59只基金合计募集了305.05亿元,增长显著。中小型基金公司成为今年指数增强基金发行的主力,指数增强型基金正成为中小型公募机构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

指数增强型基金今年以来的超额收益表现不俗。截至5月20日,市场中有统计数据的338只指数增强基金中,268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占比79.29%。其中,跟踪中证2000、国证20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的基金超额收益尤为抢眼。AI技术的引入,为公募指数增强基金获取超额收益提供了新的引擎。

尽管指数增强基金市场发展迅速,但总规模仍较小,仅2000多亿元,与ETF等指数基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源于投资者对指数增强基金的认知不足和超额收益的稳定性问题。为此,公募机构正积极探索将AI技术应用于增强策略中,以提升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和效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