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吸金能力爆棚,医药基金遭碾压
AI导读:
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吸金能力爆棚,一季度规模增长惊人。相比之下,医药基金尽管业绩不俗,但在吸金能力上表现平平。基金经理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也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业绩遥遥领先的医药基金正面临吸金能力的挑战,同时艳羡于吸金规模后来居上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年内基金业绩排名第二且重仓医药股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今年一季度规模增长仅23%。而排名第一、第三、第七的产品均为重仓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基金,其一季度规模增长分别为10倍、51倍、27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度吸引了大量资金,使得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基金实现了急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三与第七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在今年1月初的资产规模均不足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规模的25%,但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吸引下,年初规模仍极为迷你的2只产品实现急速增长,使得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在规模上已只相当于2只产品的10%与25%,这显示出业绩或排名虽然对基金产品的规模吸金能力有正向贡献,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吸金能力差距显著
尽管许多基金产品的业绩并不逊色于人形机器人赛道,但基于高弹性和市场话题热度,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几乎成为本轮市场的最大的吸金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鹏华碳中和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基金位列全市场基金年内业绩前三,收益率分别达64.87%、59.77%、58.23%。排名第一与第三的产品均以人形机器人赛道为核心仓位,而排名第二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则主抓香港创新药赛道股。尽管前三产品的业绩差别不大,但吸金能力却显示出巨大差距。
鹏华碳中和基金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资产规模已暴增至116亿元,基金经理闫思倩因此成为一名百亿基金经理。该基金的巨大成功,对鹏华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而言显然赋能巨大。鹏华碳中和基金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资产规模10倍的惊人增长,在不足两年时间实现了高达195倍的规模崛起,这一罕见现象反映了股票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新概念的强烈关注。
前海开源基金旗下的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基金同样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超强热度,实现了51倍的疯狂增长。
医药基金规模遭碾压
尽管医药主题基金的业绩并不逊色,甚至碾压许多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产品,但在规模吸金能力上却表现平平。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收益率排名全市场第二,但与重仓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第一名、第三名甚至十名之外的许多产品相比,医药作为资本市场一个最古老的赛道,与作为新兴赛道的人形机器人仍无法在热度和弹性上相提并论。截至今年3月末,汇添富香港优势基金的资产规模约为2.8亿元,同期三个月内的规模增长幅度只有23%,这与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产品规模普遍的翻倍、十倍增长完全不同。
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为例,该产品今年内的收益率为52.59%,规模从今年1月初的4900万元暴增到3月末的近14亿元。许多在1月初资产规模尚无法赶超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的产品,在3月末已实现对其规模的碾压。显示出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强烈兴趣,远远大于对创新药的关注。
基金经理详解赛道爆发逻辑
人形机器人赛道产品为何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如此之多的资金?多位基金经理给出了深度分析。同时,基金经理也对基金产品规模增长速度过快保持着理性,劝告投资者最好分批买入。
“人形机器人投资路上存在起伏,希望投资者理性看待、分批投资,当前板块静态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涨幅较大可能会面临调整压力,波动率较大。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发展、人力成本持续上升,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将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平安先进制造基金经理张荫先表示。
鹏华碳中和基金经理闫思倩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制造国,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升级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机器人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并持续领跑的关键点,2025年都有新的技术突破。主流车企都在加入机器人产业化阵营,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将持续关注行业基本面与技术发展。
永赢先进制造基金经理张璐也认为,若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