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人数破4000,清仓式离任创新高
AI导读:
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突破4000人,但今年以来“清仓式”离任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行业强调投研团队建设团队化和去明星化,改革方案约束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和规模,降薪限薪潮也导致人员流动加速。公募行业需稳定投研团队,应对投资者赎回等难题。
伴随着基金公司近期发布的多份公告宣布新基金经理上任,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突破4000人。相较于2020年末,不到五年时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翻倍式增长。同时,今年以来“清仓式”离任的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85人,涉及的公募产品超过600只。
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连创新高,但离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公募基金经理生态圈变数增多。近年来,公募行业强调投研团队建设团队化和去明星化,改革方案提及约束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和规模,叠加行业降薪限薪潮,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选择收缩战线。此外,公募行业优胜劣汰机制以及市场行情挑战,也导致“清仓式”离任基金经理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2025年以来“清仓式”离任的公募基金经理数量达到85人。其中,不乏多位顶流大佬,如华商基金周海栋等。但公募基金经理总人数仍正增长,今年以来新增超过130人,净增加超过50人。
行业降薪限薪潮下,公募基金经理面临抱怨与不满,公募机构管理层态度强硬。双方如何妥协寻求新平衡,刺激投资积极性,成为基金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经理变动较常见,近期人员流动加速或因行业生态变化。改革方案初稿流传、降薪限薪潮等推动人员流动。知名公募基金经理或选择“奔私”,而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则被淘汰。
公募行业生态变化加快人员流动,稳定投研团队至关重要。公募基金经理离任后,公募机构需应对投资者赎回、保持基金运作稳定等难题。留住绩优基金经理,依靠内部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梯队和投研氛围,成为行业共识。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