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一季度,“固收+”基金整体规模显著上涨,环比上涨5.55%。“固收+”已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布局方向,多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在震荡市中,“固收+”基金兼具进攻性与防御性,配置价值显著。


一季度,“固收+”基金整体规模显著上涨。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固收+”基金(涵盖偏债混合基金、可转债债券基金和混债债券基金)规模增长至1060.15亿元,环比上涨5.55%。

当前,“固收+”已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布局方向。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一季度,中欧基金、中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永赢基金、富国基金的“固收+”产品管理规模增长位居前列,均超过百亿元。

“固收+”产品迎来显著增量。

从产品角度看,今年一季度,多只“固收+”基金规模增长明显。Wind数据显示,华夏稳享增利6个月滚动A、中欧丰利A规模均增长超60亿元,中银国有企业债A、易方达岁丰添利A规模增长超50亿元,景顺长城景颐双利A、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A、中欧多利A、中银永利半年、永赢稳健增强A、景顺长城景泰纯利A等规模增长超40亿元。此外,中银淳利三个月持有A、中欧多利A、建信丰融A在今年一季度新发,发行规模均超40亿元。

一季度“固收+”产品增量显著,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2024年9月24日开启的权益行情激发了投资者对权益资产投资的偏好,尽管这一风险偏好的修复是渐进式的;二是在宏观能见度较低的背景下,“固收+”基金作为配置工具为机构提供了流动性。

国联基金认为,“固收+”的核心优势包括:显著的收益弹性、强大的风险分散能力,以及适应低利率环境的能力。这类基金以债券等固收资产为基础,提供基础收益,同时叠加权益、可转债等增强收益机会,灵活配置权益资产,在权益市场回暖时收益弹性凸显。

“固收+”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布局方向

近年来,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且处于低利率环境周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发力布局“固收+”产品。今年一季度,“固收+”业务的发展为基金公司贡献了显著的规模增长。

一季度,中欧基金、中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永赢基金、富国基金的“固收+”产品管理规模增长居前,均超过百亿元。其中,中欧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也是今年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居前的三家公司。

中欧基金近年来持续发力固收投资,提出用工业化思维重构资管价值链,解决传统“固收+”产品高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经验和感性判断的问题。

永赢基金表示,混合资产投资是固收产品博取更大收益空间的策略,公司针对每个产品都明确了适配的客群、回撤容忍度、收益目标等。

震荡市下,“固收+”配置价值凸显

当前市场不断在利率波动、关税冲击与政策预期中寻找平衡。展望后市,公募人士认为,在震荡市中,“固收+”基金兼具进攻性与防御性,配置价值显著。

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高鹏翔表示,多元资产配置有助于平抑特异性事件冲击,固收和权益的组合能提供稳定的收益基础。

基金经理的具体操作方面,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基金经理董晗、李怡文在一季报中表示,将灵活操作,择机增配国内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板块。

广发聚鑫基金经理张芊表示,二季度将密切关注经济基本面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变化,若基本面出现明显变化,则债市预计也将迎来更为明确的交易机会。

权益部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徐留明表示,关注的领域主要包括周期、消费、科技等。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