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积极布局智驾险,推动新能源车险发展
AI导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成为焦点。车企纷纷布局智驾险领域,有望推动车企与保险公司深化合作,为新能源车险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智驾险正成为推动行业深度合作的切入点,助力新能源车险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正逐步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信任,众多车企纷纷布局智驾险领域。业内人士指出,智驾险高度依赖车企掌握的产品数据,未来有望推动车企与保险公司深化合作,为新能源车险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智驾险布局热潮。小鹏汽车率先推出智能辅助驾驶服务,并配套“智驾险”保障,购买费用为239元/年,全车系新老车主均可购买,不限赔付次数。小米汽车和鸿蒙智行也紧随其后,分别推出“小米智驾保障服务”和“智驾无忧服务权益”,为用户提供高额保障。
智驾险与传统新能源车险在覆盖范围和承保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周新越表示,传统车险主要承保驾驶员操作失误风险,而智驾险则针对系统算法错误提供保护,有助于明确责任归属,降低用户担忧。海通国际研报也指出,智驾险是对现有产品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升用户信心,强化销售转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财险承保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57.3%,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8.7%。然而,新能源车险在保费持续增长的同时,仍面临承保亏损的困境,难以兼顾增长与盈利。
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数量虽多,但承保亏损高达57亿元。周新越指出,新能源车险缺乏历史赔付数据支撑精算模型,且车企数据开放度低,导致风险评估和保费制定误差率较高。面对这一瓶颈,业内人士认为,险企和车企的深化合作是破局关键。
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提到,太保产险正在与车企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实时互联互通,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理赔成本。未来,车企与传统保险公司可能形成并存、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共同推动新能源车险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智驾险正成为推动行业深度合作的切入点。小鹏汽车已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智驾险”,平安产险也与赛力斯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智能驾驶责任险。业内人士表示,智驾险依赖车企的实时数据进行风险定价和产品设计,有望推动车企与保险公司从传统的“代理销售”关系转向“数据共享+联合开发”的战略协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智驾险将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保险公司需与新能源车企深度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动态定价和风险评估,推动智驾险产品向智能化和灵活化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