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陷“保费贵承保亏”困局,亟待优化供给
AI导读: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但新能源车险面临“保费贵、承保亏”困局。车主抱怨保费高,险企亏损严重。今年上线的“车险好投保”平台缓解投保难,但中长期看仍需进一步优化供给。业内人士呼吁多方共治降低事故率,落实风险分级制度,创新产品设计。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零售渗透率高达52.3%,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新能源车险却面临“保费贵、承保亏”的困局,车主抱怨“省的油费全交了保险”,险企也抱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何平衡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成为智能化变革时代重塑车险生态的核心命题。
今年1月上线的聚合投保平台“车险好投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保难”问题,但中长期看,或对险企增加难以覆盖的风险负担。在当前监管规范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与市场共同期待新能源车险供给能够进一步优化。
保费偏贵,让不少新能源车主直呼“省的油费全交了保险”。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属商业保险产品自2021年12月推出以来,关于保费贵的吐槽便不绝于耳。江苏一项调查显示,57.9%受访者认为新能源车险价格偏高。险企为了覆盖高赔付成本,往往将保费调至上限。
保费上涨又抑制了投保意愿,部分车型商业险甚至遭险企拒保。一些险企不愿承保或附带条件承保新能源车保险,导致车主投保困难。不过,在相关政策引领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引导财险公司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车险好投保”平台应运而生,已承保数十万辆新能源汽车。
赔付率高,保险公司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况。新能源汽车出险概率和赔付成本均高于燃油车,加上车险种类与使用性质“错配”,导致保费难以覆盖风险。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亏损高达5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车险好投保”平台虽提出“高风险车辆不得拒保”,但如何平衡“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商业可持续”,仍是关键命题。新能源车险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大公司也倍感压力。
回顾新能源车发展历程,要实现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均衡共享,需新能源车生产商、购车者和服务商共同努力。受访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车险与新能源车行业应相互促进,从源头降低事故率,落实风险分级制度,创新产品设计,共同构建新能源车健康发展生态。
一是多方共治降低事故率,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开展平安交通整治;二是落实风险分级制度,提高保险产品风险定价的准确性;三是优化丰富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探索家用车和网约车运营的组合产品等。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