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以其“无痛登山”体验在山岳型景区迅速走红。资本市场方面,外骨骼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抢眼。外骨骼机器人在银发经济中的潜力巨大,成为科技与医疗健康融合的先锋。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以“懒人爬山神器”之名,席卷国内山岳型景区。在安徽黄山、山东泰山、陕西华山等热门景点,这类可穿戴设备以其“无痛登山”体验迅速走红,受到游客热捧。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处理和移动计算等技术,显著减轻登山过程中的身体负担,成为解决游客膝盖和腿部损伤问题的神器。

  外骨骼机器人图源:傲鲨智能官网

  傲鲨智能合伙人张华表示:“外骨骼机器人为银发族等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登山方式。以泰山、黄山为例,游客穿戴外骨骼后,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助力,上下山变得更省力。”

  在资本市场,外骨骼机器人热度持续上升,节后相关概念股表现抢眼。5月7日,宏昌科技(301008.SZ)上涨9.50%,振江股份(603507.SH)上涨5.67%,精工科技(002006.SZ)、国机精工(002046.SZ)、康力电梯(002367.SZ)等个股也纷纷跟涨。开元证券研报预测,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将持续扩大,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

  外骨骼机器人不仅在山岳景区受到热捧,其在银发经济中的潜力同样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养老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分支,正成为科技与医疗健康融合的先锋。通过智能感应和精准力学支持,外骨骼机器人降低了关节损伤风险,为中老年游客和体力有限者提供了更友好的登山选择。

  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在山岳景区主要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游客,但价格较高仍是普及的关键障碍。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骨骼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有望降低,从而推动市场普及。

  外骨骼机器人的火爆不仅展现了公众对产品的好奇和市场的潜在需求,也预示着其在未来科技和消费领域的重要地位。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养老机器人在智能照护领域将实现从“功能实现”向“体验优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