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破亿,加速场景拓展引领支付新革命
AI导读: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上线近一年,用户数已破亿,加速拓展生态圈至医院、小区等场景。采用NFC技术提升支付效率,但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受关注。支付宝表示“碰一下”与“扫一下”具有同等安全性,并提供多重保障措施。
作为二维码支付后的又一“支付革命”,支付宝的“碰一下”功能上线近一年来,在消费者已经习惯二维码支付的背景下,“碰一下”的发展情况备受瞩目。
根据官方数据,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已突破一亿大关。除了支付和商户数字化服务场景外,“碰一下”正加速拓展生态圈,覆盖医院、小区、景区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碰一下”与“扫一下”仅在前端交互上存在差异,支付过程均在网络端完成,因此两者具有同等的安全性。这一解释旨在消除消费者对“碰一下”安全性的疑虑。
随着“碰一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相关设备将进行大规模铺设。那么,消费者原先常用的“扫一下”支付方式是否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这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碰链”初显成效
“碰一下”和“扫一下”都属于条码支付方式,但“碰一下”利用了手机上的近场通信技术(NFC)。消费者只需解锁手机,通过与支付宝的“小蓝环”设备触碰,即可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效率。
自“碰一下”支付首笔交易诞生以来的321天里,该功能已布局全国超过400个城市,5000多个品牌和千万商家接入。其中,一半用户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数据表明,“碰一下”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已被市场广泛接受。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认为,从普及速度和覆盖深度来看,“碰一下”已被市场验证为成功的新支付方式。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用户习惯的逐步养成,“碰一下”有望从支付功能发展为生活新入口。
业内专家指出,“碰一下”这种简单自然的交互方式契合了用户需求,受到了年轻人、外国宾客、视障人群等不同用户群体的欢迎。同时,“碰一下”还能帮助商家解决快捷收银、拉新和会员运营等问题,助力数字化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下”设备的规模化铺设与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强大支撑。据悉,国产芯片企业复旦微电子正与支付宝合作研发“碰一下”专属芯片,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这款新芯片将提升“碰一下”功能的感应速度和交互成功率。
加速场景拓展与应用
支付宝“碰一下”正从支付领域逐步向其他场景拓展。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表示,支付宝“碰一下”将从支付起步,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开拓更多场景应用。
如今,各方已共创了超过300种细分的场景方案,如碰一下点餐、碰一下小区开门、碰一下开自助货柜等。从地铁、骑行到超市、医院,从校园、小区到景区、博物馆,“碰一下”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支付宝已联合多家物业和外卖平台推出“碰一下开门”服务,骑手送餐时可用支付宝“碰一下”快速进门。此外,通过“碰一下”还可直接实现货柜取件,无需用户再经历繁琐的前序步骤。
然而,随着“碰一下”在更多场景的应用,消费者对于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对此,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碰一下”与“扫一下”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差异。同时,在特定场景中,如“碰一下开门”,外卖员的开门权限是一次性的,且数据仅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被打通。
此外,支付宝还提供了多重保障措施,如解锁手机才能使用“碰一下”、风控系统监测风险以及用户丢失手机可及时挂失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消费者在使用“碰一下”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
关于“碰一下”是否会取代“扫一下”的问题,支付宝“碰一下”产品负责人表示,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碰”和“扫”各有适用的场景,消费者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