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速构建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预计2027年产量超1500万辆
AI导读:
重庆计划3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将突破1500万辆。重庆正加速壮大电动车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聚焦海外市场布局,同时完善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引入北斗技术打造智联中控系统。
近日,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在重庆举行。重庆计划3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将突破1500万辆大关。
全力构建智联电动车产业链生态
电动车产业作为服务民众便捷出行与末端配送的关键领域,正迎来绿色低碳与智慧出行的双重变革。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
重庆正加速壮大电动车产业,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至零部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有3家电动车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重庆,正全力提升产能。重庆电动车本地配套率已超60%,电机、电控、车架等核心零部件实现本地就近配套。今年一季度,电动车产量达到110万辆,同比增长46.7%。
为推动电动车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重庆正紧锣密鼓制定行动计划,加速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目标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80%,并打造全球运营体系、合作发展平台、产业大脑及数据服务系统。
聚焦海外市场,布局全球产业基地
重庆不仅瞄准国内电动摩托车市场(保有量超2000万辆),还紧盯海外市场(保有量超1000万辆且潜力巨大),如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加速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与国内其他电动车生产基地协同发展,支持重点车企海外建厂,形成联动布局。
两江新区将重点承载产业合作、产业大脑服务、产业中试创新平台建设,永川、铜梁等地将支持头部车企及配套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两江新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与智联电动车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技术等领域实现技术共享。同时,两江新区将加快打造智联电动车产业的合作、数据、质量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完善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
智联电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体系。标准体系重点涵盖智联终端、智联云端、智联数据三部分。未来三年,将重点推进智联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团体/企业标准的制定,并建立对接出口国法规标准的数据平台。
引入北斗技术,打造智联中控系统
新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电动自行车配备北斗模块。基于此,中移物联网等公司在发布会现场联合发布了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该系统基于AI、北斗等技术,将提升电池安全、锂电回收等方面能力。
发布会上,多家电动车行业领军企业展示了最新发展成果,持续推动智联电动车产品的创新与升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