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丰富工具箱,服务全生命周期,防控信贷风险
AI导读: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涵盖金融体系、政策、模式等多方面。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金融监管等部门通过政策合力丰富金融工具箱,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以及银行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精准满足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同时加强科技金融风险防控,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涵盖金融体系、政策、模式等多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强化对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当前,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组织架构与授信流程的新路径,旨在解决科技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提升融资便利度。
丰富金融工具箱,助力科技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要素的支撑。近年来,金融监管等部门通过政策合力,不断丰富金融工具箱,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侯力铭指出,这不仅是打通科技型企业融资堵点的关键,也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科技金融等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明确发展科技金融需借助多元政策工具的赋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旨在优化激励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兴业研究金融业研究部副总经理陈昊表示,此举能有效引导银行资金流向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领域,缓解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难题。
这些政策工具能够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及科技创新项目,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科技型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融资需求呈现差异化。银行机构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精准满足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存活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侯力铭建议,银行应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科技型企业的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存活率与竞争力,还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可持续的金融动能。
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首次贷款机会是银行支持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强企业信心,为后续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对于成长期企业,应加大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近年来,多地政府联合科技、金融监管等部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动态摸排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对于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银行应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防控信贷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传统风控模式难以适应。加强科技金融风险防控,不仅有助于分散研发风险,还能提升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为推动风险管理前移,银行需在授信环节做足准备,建立专门的科技信贷授信审批机制,提升审查审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同时,优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满足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推动科技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