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投融资论坛探讨电影市场投融资困境与方向,强调优质故事与IP是吸引资本核心,跨界融合与耐心资本被视为未来重要投融资方向。北京银行推出新金融服务方案助力电影项目发展。

4月24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投融资论坛:电影投融资的价值新发现与信心再回归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当前电影市场投融资的困境,如何增强投资方预期、稳定投资方信心,以及新的投融资方向等议题。据悉,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优质故事与IP仍是吸引资本的核心,而推动“电影+文旅+科技”等跨界融合及引入耐心资本,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投融资方向。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指出,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衍生收入尚低,通过与文旅、科技等融合,可开拓更大市场,提升非票房收入占比。电影人应理解资本逻辑,多渠道找投资、跨行业联动,降低风险。传统电影公司需守正创新,拥抱科技,打造多链路、多维度和多类型的发展模式。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尚琳琳以《熊出没》为例,强调优质内容是IP长期发展的根基,早期策划阶段就应布局全产业链,纳入电影、衍生品、实景娱乐等整体规划,提升投资方信心。

制片人梁静表示,通过“一鱼多吃”策略,平衡艺术表达与市场回报,提振投资方预期和信心。以《东极岛》为例,计划上映后开发配套短剧和VR内容,由一个产品衍生出多个产品,给予投资方更多想象空间。

当前,优质故事与IP仍是吸引资本的核心,而其长线发展需培育耐心资本。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呼吁,关注中小成本影片融资困境,引入更多耐心资本,建立长效透明的投融资机制。

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短期收益为目标,重视长期回报,能忍受风险和波动,逆周期布局。

论坛上,北京银行推出“电影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方案——新影擎计划”,围绕技术评估、信贷支持、资本对接,助力电影项目发展。北京银行已累计为超千家影视企业提供超400亿元金融支持,构建全产业链服务矩阵。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