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市中小微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已累计发行超过5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坚实支持,彰显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的决心。ABS精准匹配中小微企业融资特征,成为引导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工具,一级发行和二级市场成交均活跃。

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至今,沪市中小微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已累计发行超过5000亿元,彰显了资本市场以金融活水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决心。

业内人士指出,ABS不仅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更体现了资本市场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坚定投入。通过精准匹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特征,ABS成为引导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至普惠金融领域的关键工具。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需求多呈现“短、小、频、急”的特点。ABS能够高效募集资金,满足这些融资需求,并与中小微企业群体广泛的特点相契合,实现风险分散。

上交所债券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ABS产品是适应中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的有效工具。例如,“远惠系列-2024远东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期ABS”发行规模达21.08亿元,支持约1千户中小微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取得设备。

此外,“京东科技盛采1号第6期ABS”发行规模5亿元,助力约1千户中小微企业开展采购业务,服务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稳定。每发行千亿规模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即可支持10万至1000万户小微企业的融资,规模效应显著。

为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效能,上交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动方案》,丰富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供给。如“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第2期ABS(专精特新)”,支持多家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前沿领域知识产权获得融资。

ABS不仅能直接盘活中小微企业持有的经营性资产,还能通过盘活金融机构投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间接为普惠金融注入活力。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产品,一举多得。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产品风险稳健,投资者认可度逐步提升。一级发行方面,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融资成本逐年降低;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吸引了更多投资机构参与认购。

上交所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多措并举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形成投融资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