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二手电商平台社会价值研究报告发布
AI导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与中国市场学会联合发布《闲置二手电商平台的社会经济价值研究》,指出二手电商对居民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加速商品流通,增加消费者购买频次,激发新产品更新换代,同时降低创业门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闲置二手电商正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淘二手、卖闲置、“捡漏”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追求高性价比生活的重要方式。为深入探究闲置二手电商平台的社会经济价值,4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携手中国市场学会联合发布了《闲置二手电商平台的社会经济价值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并在研讨会上深入探讨了二手电商在促进消费、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报告》明确指出,二手电商市场的蓬勃兴起并未挤压新产品的消费空间,反而对居民消费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据统计,城市闲置二手电商交易额每提升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便会增加0.1%。
增强中高收入群体消费信心,助推产品迭代升级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在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有人担忧购买二手商品会导致消费降级,进而挤压新产品市场。然而,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报告》揭示,作为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关键一环,闲置二手电商在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二手商品的需求量和接受度逐年攀升,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据“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统计,2023年我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已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用户规模达到5.8亿人,同比增长25.26%。
那么,闲置二手电商的经济价值究竟如何体现?《报告》指出,二手电商能够加速商品流通,增加消费者购买频次,从而激发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消费市场。在低端消费领域,二手商品价格远低于新品,吸引了大量购买力有限的消费者;在高端消费领域,完善的二手市场则增强了中高收入群体购买新品的信心,促进了产品的快速迭代。
此外,《报告》还指出,二手电商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创业机会,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一方面,以闲鱼为代表的二手电商平台无需高额启动资金或复杂运营手段,用户即可轻松出售闲置物品,激发了大量小微创业者;另一方面,闲鱼等平台上的服务交易也促进了个人技能和时间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二手电商平台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物流、包装、摄影、文案写作等相关服务需求应运而生;二手商品鉴定、维修保养等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本地二手交易带动了周边小微店铺的生意,围绕平台使用技巧等需求,还催生了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和个人讲师。
《报告》还强调,通过促进闲置资源的流通和再利用,二手电商平台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以闲鱼为例,2024财年该平台闲置交易累计减碳659.4万吨,相当于453万户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
二手电商平台应探索差异化管理模式
经过数年发展,综合类闲置二手电商平台已涵盖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配饰、书籍、奢侈品等众多品类,其中闲鱼和转转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那么,这类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数字平台在二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二手商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成功率。他建议平台加大技术投入,将AI融入交易全链路,提升二手商品的定价、质检和销售服务水平。
同时,他还提到,在二手交易规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平台可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国际二手电商交易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原所长王微表示,随着消费行为多样化,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模式已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可推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模式,将线上社区化模式延伸至线下,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由于二手电商市场品类繁多,不同商品间差异较大,流通规律、交易标准和检验方式各异。因此,王微建议平台加强专业化分类,打造二手书籍、电子产品、汽车等专业化赛道,并加强内容安全、防止交易欺诈等。同时,针对奢侈品、电子产品等高价值商品,建立二手商品流通专业协会或委员会,推出团体标准或行业共识,促进二手商品流转的合规化。
欧特欧咨询董事长罗兴指出,二手商品流转系统的建立对用户消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可通过二手渠道先了解商品,再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新商品消费。同时,他还强调,二手商品与一手商品在价格、价值、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对其实施差异化管理,避免沿用一手电商平台的管理模式。例如,消费者在购买二手商品时应对瑕疵有充分认知和心理预期,因此一手商品的退货、运费险机制不适用于二手交易体系,这有助于减少交易纠纷。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