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石化和宁德时代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计划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建设1万座换电站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

  完善的能源补给网络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近日,中国石化和宁德时代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建设1万座换电站目标,推动我国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前,蔚来与宁德时代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换电“朋友圈”不断扩大,有望重塑我国交通能源格局。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新能源汽车以其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优势,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态环境。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充电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充电桩布局不均衡、充电时间长、节假日“抢”桩难,让不少车主在长途出行时陷入“里程焦虑”,这也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的瓶颈。

  换电模式被认为是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换电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效性和稳定性。换电站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换电,无需车主下车操作,与加油体验相似。通过智能温控与涓流充电策略,换电站还可有效延长电池寿命,降低安全隐患。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换电体系通过集中管理电池,可实现梯次利用与高效回收,较传统模式更节约电池资源。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换电站展现出独特的能源协同价值。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换电站具备“削峰填谷”功能,可在用电低谷期充电、高峰期反向供电。这一调节过程高度可控,有助于实现电力资源高效调配,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大,换电站的灵活调峰调频能力将成为消纳风电、光伏的重要手段。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强强联合,将加快换电生态圈体系化构建。换电站建设面临选址难、土地成本高、电力扩容慢等问题。中国石化已建成3万座综合加能站,拥有超3亿全渠道用户,日均服务客户2000万人次。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与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双方联合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换电站普及。

  双方合作也为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树立了典范。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换电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是未来交通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携手,将为央企民企共建能源基础设施树立标杆,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换电是一条重资本、高投入、长周期的发展路线。完成1万座换电站的宏伟目标,离不开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相关企业需要加强与整车、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