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广,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AI导读: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该制度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制度优化、产品创新等建议,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未来,金融产品创新将持续深化,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通过这一制度,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确保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不仅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紧迫需求,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两会期间,多位代表聚焦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制度优化、产品创新、资金入市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性建议,旨在破解“未富先老”困局,提升制度吸引力与资金效能,助力构建“政府保基本、市场提品质、个人强储备”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广
2025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为我国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网络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指出,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同时优化产品供给,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此时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当其时。经过两年的试点,个人养老金产品更加丰富,金融机构业务经验更加积累,居民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中国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规模性,能够为老年群体提供有力保障,并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新《通知》的实施,为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专业的服务,整体推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将带动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有望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45万亿元,为银行、银行理财子、基金、保险分别带来0.63万亿元、0.15万亿元、0.46万亿元、0.22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然而,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产品体系不够丰富是限制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重要瓶颈。目前发售的产品中,银行储蓄和理财类产品占比超五成,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与此同时,不少两会代表认为,完善税制设计和领取机制也是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健全多层次第三支柱体系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指出,“开户积极、缴存犹豫”的现状,资金流动性不足是关键问题之一。他建议优化提前领取机制,在保障养老金长期积累目标的同时,适度提升灵活性。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
从产品层面来看,当前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拓展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可投资范围,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可投资范围,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随着个人养老金面向全国实施,可投资产品的扩容升级势在必行。此次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基金名单,可以更好地服务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人群,便于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者依据自身养老金融规划实际情况选择配置合适的产品。
研报认为,未来金融产品创新将持续深化。短期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收益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通过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利率波动影响。长期养老保险产品将增加更多个性化条款,如根据健康状况调整保费与领取金额;养老基金也将不断丰富投资策略,引入更多长期稳定收益资产,提高产品吸引力。
实际上,不仅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产品不断扩容,金融机构也在围绕养老生态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加快面向养老的金融产品体系布局。中信建投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为应对养老财富积累和消费的需求,各类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推出面向养老的金融产品,累计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预计养老产业金融增长迅速,到2027年将突破20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平安证券也在研报中强调,我国养老金融业务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与国际老龄化国家养老产业发展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快对养老产品的创新力度,在监管准入的限制内借鉴国外优秀产品经验,创新符合我国国民需求的养老产品,助力完善养老金制度。
此外,促进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也是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产品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全国政协委员、交银国际董事和香港立法会议员谭岳衡指出,面对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全球经济政治局势动荡加剧的双重挑战,养老金投资实现保值增值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跨地区、跨资产布局的需求提升。他建议将香港打造成为内地养老资金境外配置中心,既为内地养老基金开辟全球化配置通道,又为香港金融业注入亿万级新增量市场,更在国家层面构建起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