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阶段,指数化投资理财产品数量显著增加。业内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的最佳切入点,但需提升投研能力。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界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纷纷通过挂钩特定市场指数,增配权益资产。

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的理财产品数量显著增加。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的最佳切入点。

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明显

被动指数投资策略已成为资管行业的热门选择。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被动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同样,银行理财挂钩被动指数的产品数量也大幅增加。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不完全统计,以“指数”为关键词的银行理财产品,处于待售期、募集期和存续期的数量多达92只,其中四成以上尚未募集完毕,发行机构涵盖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等。

指数型理财产品主要由理财公司发行,投资资产主要跟踪指数标的成份资产。指数类型多样,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外汇、多资产等,特征涵盖市值、行业、主要成份股等。

近期待售的理财产品中,固收增强型和混合型产品占比高,部分权益型产品也涵盖其中。部分产品名称中包含“A50指数”“A500指数”“A1000指数”等字样。资产配置通常以固收资产为主,权益资产部分采用被动指数投资策略。

此外,部分理财产品挂钩特定行业或主题指数,如华夏理财挂钩AI算力、风力发电等行业指数,渝农商理财挂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中银理财挂钩“中国优势企业指数”等。

指数化助力理财资金入市

今年,多部委发布方案,推动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加强布局指数化投资。

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表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理财资金入市的最佳切入点,其高度透明,投资者易于接受净值表现跟随标的指数波动,相较其他含权类产品更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浙银理财也表示,权益投资包括指数化策略,将探索发展含权类多资产策略类的指数业务。招银理财鼓励发展被动ETF产品线,认为银行理财有很多适配老百姓配置的指数。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指数产品正成为权益市场主要力量,基于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投资策略清晰透明、布局灵活、分散性好、管理费用低等特点,理财公司发展相关产品具有优势。

投研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银行理财在权益市场投研经验相对欠缺,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需投入大量资源,对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苑志宏指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可分为自主研发场外指数型、嫁接公募ETF研发联接型、交易所上市交易型。理财公司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发展路径。

华夏理财发布“天工”系列指数产品,包括复制市场上现有宽基指数和自主编制特色品种。业内建议借鉴国内外经验,成立指数投资部门,搭建人才梯队,重视金融科技,广泛合作。

(来源:金融投资报,记者:证券时报谢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