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日两项新修订的家政领域重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新标准强化了对家政服务机构的要求,将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划分为六个等级。智能化技术在家政服务领域的探索尚处萌芽期。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红星资本局3月1日消息,今日两项新修订的家政领域重点国家标准《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以下简称《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将正式实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已达到11641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3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但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

  针对“月嫂”“育儿嫂”出台的新标准和规范,表明母婴护理、婴幼儿居家照护等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扩大,行业规模庞大。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将加强家政标准化建设,制定新兴家政业态标准,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月嫂分为6个等级

  新实施的《质量规范》对“月嫂”服务进行规范,涵盖服务机构、人员、服务质量等方面。新标准强化了对家政服务机构的要求,包括培训体系、档案管理等,并增加了“服务质量分级要求”,将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划分为六个等级,每个级别都有对应的人员、婴儿护理及产妇护理要求。

  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将对家政行业特别是母婴护理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AI育儿尚在探索期

  《服务规范》主要规范“育儿嫂”服务,包括婴幼儿居家照护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新国标在服务内容与要求上设定更加明确,对育婴员在环境创设、饮食喂养等五大维度提出技能要求。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智慧化技术在家政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应用不断深入,但目前“AI育儿助手”的应用尚处于萌芽期,尚未形成系统方法和广泛认可的技术指导,不适宜制定相应国家标准。

  行业将迎洗牌

  高质量家政服务供给存在短板,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小规模、无标准的纯中介类机构。中大型机构需对标新国标,调整管理要求,提升服务人员能力,保证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实施后,将明确0-3岁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内容和范围,减少服务纠纷,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期待官方对服务人员资质进行认定,改善行业“低盈利高风险”状态,明确三方责任认定标准。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