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国资创投风险容忍度考核松绑,种子直投天使直投最高允许100%亏损
AI导读:
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出现100%亏损,此举在创投界引发热议。该政策旨在优化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高100%容错率,国资创投风险容忍度考核再度松绑。
近日,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其中,考核机制方面,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这一举措在创投界引发了广泛热议。
官方资料显示,去年7月,为优化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简称“科创母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该基金由管委会、区政府出资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官方信息,为规范科创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其中规定,科创母基金新增投入部分不超过30%用于直接股权投资,包括种子直投、天使直投、产业直投,且前两者金额合计不超过直投资金规模的30%。同时,直投资金不得投资房地产、落后产能、高环境风险等类型项目。
《实施细则》共八章三十五条,明确了设立原则、管理架构、运作方式与支持对象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考核机制上的创新,如建立直投资金风险容忍机制,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出现较高比例的亏损,为受托管理机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投资金额在500万元以内,具体投资额度根据投资阶段和支持对象有所不同。此举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团队、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或大学生创业企业。
近年来,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备受关注。为此,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国有资本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并完善相关考核评价和容错机制。在此背景下,广东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国资容错机制,此次广州开发区将容错率上限提高至100%,无疑为国资创投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容忍机制,允许不同投资阶段出现一定比例的亏损,并通过风险准备金等方式进行弥补,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为受托管理机构和投资机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其大胆创新,积极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早期项目。此举不仅充分调动了管理机构的积极性,也保障了政策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