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发债企业延迟披露财报,债券市场关注风险
AI导读:
随着年报季结束,多家发债企业未能按期披露财报,引发投资者关切。年报延迟披露的主要原因包括审计环节梗阻、财务数据搜集困难等。此外,地方农信系统改革和破产重整等因素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财报披露。市场高度关注这些企业的风险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上海报道
随着年报季落幕,一批未能在四月底如期提交去年财报的发债企业名单曝光。
依据《证券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上市公司及债券发行人需“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报送并公告年度报告”。这意味着,债券发行人提交去年财报的最后期限为4月30日。
在发债主体向资本市场全面展示最新经营与财务状况的关键时刻,这些延迟披露年报的企业,难免让投资者对其基本面变动产生担忧。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共有67家发债人公告称,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或2025年一季度财报。其中,仅延迟披露去年年报、仅延迟披露今年一季报,以及两者均延迟披露的情况均有。
年报“难产”主因或为审计环节梗阻。
记者梳理发现,年审流程不畅是发债公司年报及一季报延迟披露的主要问题。审计工作受阻案例中,既有发债企业或其子公司年报审计前期事务所聘用环节出现问题,也有财务数据搜集统计及准确性校验困难的个例。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发行人需协调会计师事务所、主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共同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梳理,这批无法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的发债企业中,超8家称审计单位未落实。具体理由包括“尚无审计团队和机构愿意接受聘请”、“审计单位招标流标”、“未能就审计费用和审计机构达成一致”等。
此外,财务数据搜集困难或进度不及预期的发债企业也不在少数。原因多为公司或其子公司审计进度落后,或承担年报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需对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内的持续经营状况事项进一步核实分析,以确保信息披露准确性而选择延迟披露。
多家地方农商行因农信系统改革推迟发布财报。
值得关注的是,地方农信系统改革亦是部分金融机构推迟发布财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多地农信系统改革提速,银行业兼并重组潮涌起,多家地方农商行因改革工作导致财报延迟披露。
例如,长春农村商业银行(债券简称:20长春农商二级01)表示,因正根据省农信系统统一规划推进改革工作,无法按时披露财报。吉林榆树农村商业银行(债券简称:22榆树农商行二级资本债01)同样因改革推迟披露。
需关注部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
另一类情形是,发债企业或其子公司正处于破产重整或清算程序。本批延迟披露财报的发债主体中,超8家属于此类情况。这些公司经营已陷入停滞或困难,年报延期对市场而言并不意外,但其债券后续兑付问题仍受关注。
广汇汽车及其相关公司共3家企业推迟2024年年报披露。主要原因为公司退市、市场环境及公司流动性紧张等因素交叉影响,导致公司无法按期披露。
同样受到市场较高关注,并在近期推迟披露2024年财报的还有中航产投和中航产融两家企业。中航产融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后,复牌后公告称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
华源证券固收廖志明团队指出,中航产融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信托业务拖累尤为严重,或为中航产融退市主因。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