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大科创债券对科创企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当前科创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含科量’有限,未来有望提升。同时,投资者和评级机构需构建新的评估体系适配科创债券。

  财联社4月25日讯今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发布,明确提出“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此举标志着债市对科创企业乃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当前,科创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今年已发行科创债券超过37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0%。然而,科创债券的“含科量”仍有待提升,融资期限相对较短,对高科技产业的直接支持力度尚显不足。未来,随着政策的推动,科创债券的“含科量”预计将显著增强,同时,债市投资者和评级机构等也需构建新的评估体系,以适配科创企业的特征。

  科创债券“含科量”提升迫在眉睫

  我国主流的科创债券主要包括在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简称“科创公司债”)和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科创票据。今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发行405只科创债券,规模合计达到3727.56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科创公司债发行197只,共计1930.33亿元;科创票据发行208只,共计1797.23亿元。

  尽管科创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但发行人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且债券发行期限偏短。此外,科创债券发行人以国企为主,民企参与较少且融资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限制了科创债券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图:今年发行的票息较高的科创债券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指出,存量科创债券久期总体不长,约为2.88年。这既表明科创债券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灵活的短期融资渠道,也暴露出其对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相对不足。

  李勇的统计还显示,存续科创债规模位列前五的行业包括建筑装饰、煤炭、公用事业、非银金融、交通运输,合计占比高达58.7%;而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科技行业占比合计仅约3.52%。这表明科创债券在创立以来更多地服务于传统产业的融资需求。

  构建新的投资逻辑体系适配科创债券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再次提及“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这是继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相关设想后,最高层面再次强调债市科技板的建设。此举有望推动科创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也将科技创新债券作为债市结构优化的重点方向之一。随着相关制度安排的逐渐落地,科创债券的信用支持机制、定价体系和风险缓释路径有望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债券市场在支持重点领域融资、加强产业引导和结构优化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未来,随着科创债券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含科量”有望提升。同时,对于债市投资者而言,也需要构建新的投资逻辑来适配科创债券。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表示,评级公司应突破传统评级逻辑,构建与科创企业特征适配的信用评估体系。这包括重“质”而非“量”、注重前瞻性分析和预测、强化对技术实力全链条评估等方面。

  李勇认为,科创债不同行业之间的估值分布结构反映了市场对不同行业未来增长潜力和偿债能力的不同预期。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多地产业升级的推进,高科技行业、大消费行业及新兴服务业等领域主体发行的科创债在收益空间上仍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