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债券供给高峰将至,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AI导读:
随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首发落地,债券市场将迎来年内更大规模的供给高峰。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并无明显久期压力,预计货币政策将强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确保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为下半年财政加力腾出空间。
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王菁)随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首发落地,债券市场将迎来年内更大规模的供给高峰,宏观政策也将显著加力稳增长。4月24日,良好的特别国债招标结果印证了市场当前无明显久期压力,央行预告MLF超额续做,显示中长期流动性持稳预期,市场对二季度政策协同与债券配置前景持乐观态度。
市场人士表示,部分机构已提前调仓应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未出现大量卖出行为。外部环境变数加大,未来利率债尤其是政府债券或保持较快发行节奏,货币政策有望加强配合,从量价两方面加速多元化工具落地。
政府债券供给高峰临近,为下半年财政加力腾出空间
24日早间发布的国债发行结果符合预期,20年、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分别为1.98%、1.88%,全场倍数分别为3.11、3.66;5年期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加权中标利率1.45%,全场倍数2.67。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指出,超长期特别国债是积极财政的重要发力点,有利于稳增长稳投资,优化债务结构,匹配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可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支持实体经济修复。
财政部4月中旬公布了2025年1.3万亿元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包括20年、30年和50年期,4月至10月间逐步发行。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同比增加3000亿元,一般国债发行节奏调整,5-7年期减少,10年期规模扩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已落地,预计5月政府债供给压力加大,政府债供给高峰临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财政政策要点是加快支出节奏,全力提振内需,特别是通过政策创新提振国内消费。今年新增11.9万亿元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移,为下半年财政加力腾出空间。
货币政策强化协同效应,缓解债券发行前置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后续货币政策将强化与财政政策配合,确保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机构预测,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成熟,可能提前至4月。
王青表示,可选政策工具包括降准、加大MLF和逆回购操作力度等,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央行可能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央行4月2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此前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操作。本月有1000亿MLF到期,4月净投放5000亿,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做。
基于上述情况,明明认为,4月以来总量降息、降准工具未落地,央行先行加大MLF净投放规模,降准等工具4月加码可能性缩小。王青预计,后续降息幅度可达0.3个百分点,降准幅度可达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谭畅表示,供给放量扰动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预期阶段,实际落地后影响趋缓。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尾盘,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超5BPs至1.8825%,与10年期国债利差约22.5BPs,市场情绪已提前调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