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市场企稳但危机犹存,长期风险仍需警惕
AI导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美债避险属性的质疑,近期美债市场有所企稳,但长期滞胀与债务压力下,多家机构认为美债长期风险仍然存在,预计美债将继续高波动。
危机解除了吗?
今年4月初,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滞涨的预期,传统避险资产美国国债(美债)因此遭受较大抛压,投资者对美债避险属性的质疑和担忧加剧。
经过前期的美债抛售潮,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企稳迹象。目前,10年期美债利率已降至4.362%,5年期、20年期、30年期美债利率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尽管美债市场近期有所企稳,但美国债务到期压力仍然不容忽视。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美债当前面临的困局更多是美国长期财政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现,预计美债将继续高波动。
美债市场呈现企稳迹象
经历前期剧烈波动后,美债市场近期出现企稳迹象。
以10年期美债利率为例,今年4月7日至4月1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6%飙升至4.588%。但随着美债抛售压力减轻,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逐渐回落,并呈现企稳态势。截至发稿,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降至4.362%。

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的价格4月11日一度跌至109.08,目前已回升至110.625。

国信证券分析,4月初美债遭遇历史性抛售,主要是多重因素叠加。首先,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滞胀和融资成本飙升的恐慌,投资者转向黄金、非美货币等避险资产。其次,高杠杆交易破裂,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的“基差交易”押注收益率下降,但因美债利率快速上升而被迫平仓,引发连锁抛售。
近期美债市场企稳的原因,国信证券表示,特朗普宣布暂停对70多国加税90天,保留10%基准税率,缓解了贸易紧张。同时,3月CPI超预期下行,叠加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市场押注年内或降息3—4次以应对衰退风险。
美债危机犹存
尽管美债市场近期企稳,但在长期滞胀与债务压力下,多家机构认为美债长期风险依然存在。
据中信建投研究,2024年和2025年实际到期的美债规模差异不大,考虑到2025年融资仍大量依赖短期国库券,2026年实际到期的美债规模仍将高达9万亿美元左右。
中信证券认为,美债高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长期风险累积。疫情冲击后,美国财政大幅扩张,叠加政策利率高位,财政负担加重。美债市场中稳定资金占比下降,放大了市场波动风险。同时,市场对美债避险资产的认可度下降,增加了美债抛售压力。
中金公司指出,美债当前困局是长期财政扩张后遗症的逐渐显现。2020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托底,美国财政持续大幅扩张,推升政府债务规模,加大未来还本付息压力。尤其是2022年以来,为应对高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持续大幅加息,推升美债利率,政府债券平均融资成本显著抬升。
民生证券认为,关税博弈背景下,美国经济仍面临滞胀风险,美联储政策需权衡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当前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对美债构成一定支撑。但降息预期存在分歧,美债利率走势需密切关注降息预期的边际变化。若关税冲击和美债供给超预期,加剧流动性压力,可能抬升美债风险溢价,10年期美债利率不排除上破4.5%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