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构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持仓量显著上升
AI导读:
近期,境外机构普遍看好我国债券市场,持有债券总量较2024年末上升了2700多亿元。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避险功能增强,对外开放仍有空间。未来,债券市场将继续加强与境外市场的联通与合作。
近期,境外机构普遍看好我国债券市场。财联社记者从央行了解到,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持有债券总量较2024年末的持仓量上升了2700多亿元,显示出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强烈兴趣。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在实际收益率、避险属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小、回报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日益增强。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境外机构积极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融资业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为2.4%,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一季度境外机构持仓量显著上升
数据显示,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取得积极成果。人民币债券已成为离岸市场的合格担保品,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吸引力。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70多个国家地区的主权类机构和商业类机构。这些机构持有债券总量达到4.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持仓量上升了2700多亿元。同时,境外机构也积极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发行量超过9500亿元,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
由于中国境内债市融资成本比较优势明显、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等因素,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未来,随着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债券市场避险功能增强,对外开放仍有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在实际收益率、避险属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人民币债券的波动小、回报稳定的特点更加凸显。同时,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正在不断增强。
据富达测算,2024年中国债券与美国股债、欧洲股债、新兴市场股债的收益率相关性均接近0,显示出其独特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避险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央行等多部门正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包括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合格担保品、优化境外机构入市投资流程等措施。未来,我国债券市场将继续加强与境外市场的联通与合作,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