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近期,境外机构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投融资业务,持有债券总量达4.5万亿元。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未来将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近期,境外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债券市场,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投融资业务。据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覆盖70余国家地区的主权及商业机构,持有债券总量达4.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700多亿元。同时,境外机构积极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发行量突破9500亿元。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市场合格担保品,不断优化投融资环境,成效显著。

自2019年起,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权重逐年提升。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彭博全球综合指数中的权重已达9.7%,超越日本,升至全球第三。同时,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及富时罗素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均达10%。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通过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合格担保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长期投资者宣传力度、推动债券市场联通与合作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债券市场开放取得新进展。

专家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在收益率、避险属性等方面具有强大吸引力。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小、回报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日益增强。富达测算显示,2024年中国债券与美欧新兴市场股债收益率相关性均接近0。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空间巨大。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2.4%,国债占比5.9%,与发达经济体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境外长期投资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