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抛售风暴加剧,美元信任危机升级
AI导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多国紧急行动。美元资产未能承担“避风港”角色,美债遭遇史诗级抛售,美元信任危机加深。欧盟出手反制美国,加征25%关税。亚太市场受冲击,机构建议关注自身稳定。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面对市场剧烈震荡,多国紧急行动:4月9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印度、新西兰央行宣布降息。在此背景下,美元资产未能承担“避风港”角色,美债在短时间内遭遇史诗级抛售,美债危机加深。
多国推出反制措施,美元资产遭遇反噬——“对等关税”回旋镖来得有点快。
美债遭遇抛售风暴
美元资产信任危机升级
长期以来,美元被视为避险资产。但当前市场不确定性中,美元资产未能提供“避风港”。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连续3个交易日走高,9日盘中最高涨至4.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升破5%。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不仅伤及全球经济,也反噬美元资产吸引力。美元“避险光环”褪去,美元信任危机逐渐显现。
当美元不再“避险”,传统的金融市场认知受到挑战。全球股市震荡时,美元未展现强势,美元指数跌破103关口,年内累计跌幅超过5%。美债收益率曲线急速“陡峭化”,引发市场关注。
美债暴跌引起市场瞩目,市场猜测可能与美债基差交易平仓或“海外债主”抛售美债有关。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美元避险光环衰退背后,是“对等关税”的回旋镖正反噬美国经济。金融市场正在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进行定价,多家投行上调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预测概率。
经济衰退预期的攀升使美元资产失去避险资产地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表示,关税可能对美国经济基本面带来负面影响,市场不再将美元资产视为避险选项。
在此背景下,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超万亿美元,但关税政策下,盟国对持有美元资产的兴趣可能下降。
美元信用裂痕加剧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抬升,美元未能承担“安全避风港”角色。更深层次看,这是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挑战。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正挑战国际经济领域长期以来的宏观叙事方式。分析人士认为,关税政策动摇了美元的信用根基,美元霸权面临重大转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分析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试图缩小贸易逆差,违背了美元霸权逻辑。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美元信用被削弱。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向多极化演绎,对美元的依赖将减少,非美货币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欧盟出手反制美国
加征25%关税应对
欧盟成员国9日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表示,本轮反制旨在回应美方钢铝关税措施,维护欧美双方经济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
根据公报,关税将于4月15日开始征收,商品范围广泛,包括钻石、鸡蛋、牙线、香肠和禽肉等。
亚太市场受冲击
机构建议关注自身稳定
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亚太股市、汇市遭遇重创。日经225指数跌近4%,澳大利亚、韩国等国股市单日跌幅接近2%。汇市方面,韩元、新西兰元、印尼盾等出现急跌。
市场人士认为,亚太股市普跌主要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隔夜美股大跌等因素影响,市场恐慌情绪升温。
面对系统性风险加剧,部分亚太地区国家开启“自救”,新西兰、印度央行宣布降息。展望后市,亚太新兴市场应关注自身稳定的“内核”。
中金公司认为,新兴经济体自身经济基本面及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等内部问题更可能是风险的根源,也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