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债在短时间内遭遇史诗级抛售,收益率连续走高。市场猜测与美债基差交易平仓有关。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抬升,美元资产未承担起避险角色,美元信用根基受到动摇。

在这场由美国掀起的关税风暴中,全球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在恐慌情绪蔓延的当下,美元资产的避险光环正在黯然消退。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安全性。

一度被视为“安全避风港”的美债在短时间内遭遇史诗级抛售。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走高,9日盘中最高涨至4.5%。美债收益率曲线急速“陡峭化”,3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升破5%。这标志着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债的信心发生了重大转变。

美债遭遇猛烈抛售

美债的不寻常暴跌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市场人士纷纷猜测,这可能与美债基差交易平仓有关。基差交易通常是指利用国债现券与国债期货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

由于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微小差异,投资者通常会借钱来增加赌注,最高可达投资资本的数十倍。然而,这种高杠杆交易模式在市场异常波动时显得尤为脆弱。最近的估计显示,这类押注的现有规模庞大,约为1万亿美元。

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期货交易所可能提高初始保证金要求,导致对冲基金追加更多的抵押品,进而加剧回购市场融资压力。若对冲基金无法满足要求,其头寸将面临迅速平仓风险。

华创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美债基差交易中的高杠杆对冲基金是美国国债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此外,国债供应的持续增加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脆弱性。

除了基差交易之外,市场还猜测一些美国“海外债主”可能正在抛售美债。然而,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已表态否认。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美元信用根基动摇

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抬升的背景下,美元资产并未承担起“安全避风港”的角色。这引发了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深刻反思。

4月9日,美元指数持续走弱,跌破102关口,日内下跌逾1%。这表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正在发生动摇。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在美国面临滞胀式衰退的市场环境下,美元并未像以往那样迅速升值。

当美元从“全球公共产品”被异化成为地缘政治武器时,其信用根基受到严重动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分析称,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试图缩小贸易逆差,这违背了美元霸权赖以维持的逻辑。

此外,贸易摩擦还引发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各国纷纷推动本币结算、区域货币合作或储备货币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信用基础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