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以来,国内债市显著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业界分析,本轮债市走强系多重因素共振所致,包括市场避险情绪强化、降准降息预期升温等。央行多次表态将择机降准降息,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4月份以来,国内债市显著走强。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观测指标,数据显示,其从4月1日的1.81%快速下行至4月7日的1.63%,虽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低位。本轮债市走强由多重因素共振所致,包括市场避险情绪强化、降准降息预期升温等。

中国人民银行年内已多次表态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带着降准降息的条件、落地时间及影响等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首席经济学家一同探讨。

降准降息:有条件亦有制约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近期债市走强与避险情绪增强及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升温有关。在此背景下,债市情绪得到提振,收益率快速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降准降息预期升温是本轮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主要驱动。

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行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那么,当前是否具备降准降息条件,何时落地?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央行降准降息节奏或将加快。同时,部分外需转内需将加大国内供给,对物价产生下行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发力节奏适当靠前。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将由一季度的防风险转向二季度的稳增长,降准先行、降息随后。

邓海清认为,目前虽具备一定的降准降息条件,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如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总体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会从“金融稳定”向“经济增长”切换,4月份降准概率大幅提升。

王青分析,综合考虑当前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条件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份。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当前可通过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扩大再贷款额度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支持资本市场工具将进一步发力

王青表示,降准降息能够降低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增强银行放贷能力,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冲击。同时,释放强烈的稳增长信号,提振社会信心。

邓海清表示,降准降息对股市有所提振,主要通过流动性改善、估值提升及盈利预期修复三种方式传导。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随后,央行新闻发言人就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稳定资本市场答记者问时表示,央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

近年来,央行多次强调要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去年9月份,央行还首次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工具,均具有逆周期调节属性,有利于发挥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邓海清认为,未来央行可以进一步扩大两项工具的规模,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更多的再贷款用于支持稳定资本市场。

王青认为,着眼于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除了央行对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外,央行两项针对资本市场的专项工具可能集中发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