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回暖,债基收益率攀升,仍需警惕短期风险
AI导读:
上周,债市出现久违的好转迹象,连续一周表现突出。债基单周最高收益率达2.18%。但短期债市风险仍未消除,需警惕资金面、权益市场以及机构行为等多重扰动因素。
上周,债市表现回暖,成为近期单周持续表现较好的时段。信用债的表现优于利率债,反映出市场对无风险利率债的需求有待提振。这与近期货币政策的预期密切相关,分析指出,债市短期内风险依旧存在,包括资金面、权益市场以及机构行为等因素都可能对债市造成干扰,需予以重视。
债市回暖,债基单周最高收益率攀升至2.18%
上周(3.17-3.23),债市迎来了久违的回暖,连续一周表现强劲。全周市场波动较大,先扬后抑,十年国债和十年国开债活跃券分别较前一周下行2BP、1BP至1.83%和1.87%,30年国债下行1BP,信用利差总体收窄。
此外,上周权益市场表现不佳,为债市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从资金面来看,上周稍显宽松,叠加央行的调控,整体资金面情况有所改善。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3785亿,其中,7天逆回购14117亿,到期5262亿,MLF到期387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200亿,政策利率保持稳定。
在基金表现方面,纯债基金上周表现突出,最高收益率超过2%。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中的国泰睿元一年上周收益率达到2.18%,成为所有债券型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一只。平均收益率方面,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均在0.07%以上,远高于二级债基和传统货基。
然而,货币型基金的表现依然不佳,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持续走低,不少成立时间较长的基金开始通过增设C份额来应对规模、业绩双降的困境。尽管此举有助于吸引增量资金,但业内对长期持营的前景并不乐观,认为优化资产配置才是关键。
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基本面环境对债券市场仍相对友好。博时基金表示,在政府债券前置供给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政府债券净增量同比或抬升2万亿元左右,对应在不考虑增发的情况下,年内剩余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同比升幅或相对有限,债券配置需求仍能有效承接政府债券供给的增加,可关注超长债的配置价值。
短期债市风险犹存,需关注多重扰动因素
进入3月下旬,市场对于月末、季末的资金扰动格外关注。一方面,这些时点市场资金面容易紧缺,可能导致基金赎回增加,进而拖累债市;另一方面,A股春季行情尾声的波动可能促进资金避险,债市有望吸引增量资金。
然而,除了这些干扰因素外,今年以来债市还面临其他短期扰动因素。其中,货币政策与资金面、股市表现、机构行为等需要重点关注。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基本面回暖,货币政策重心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防空转、稳汇率。短期内降息降准概率下降,后续债市收益率将受货币政策与资金面的制约。
股市对债市的压制或有所减弱。上周市场风险偏好回落,恒生科技估值修复基本到位。短期内,投资者关注点转向业绩期。在业绩期及外部不确定性落地后,股市可能再度凝聚做多共识,债市或将重新面临资金分流和情绪压制。
机构行为方面的担忧有所淡化。跨季后,银行兑现浮盈老债的压力将缓解,银行方面的反馈担忧减轻;理财短期仍有安全垫保护,且去年8月以来理财赎回债基已不少,短期出现大规模理财债基赎回反馈的概率有限。
关于近期债市的操作策略,诺安基金指出,近期资金面有所缓和,资金利率下行,但难言明显宽松,需关注央行态度及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组合操作上需关注资产价格赔率,保持组合流动性,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组合久期。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