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震荡调整,国债期货领跌,投资者分歧加大
AI导读:
2025年以来,债市经历“开门红”后持续震荡调整,国债期货领跌。资金面紧张是主要推手,投资者意见分歧显著。部分投资者逆势加仓,部分则选择减仓。未来债市走势值得投资者关注。
2025年以来,债市经历“开门红”后,近期持续震荡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国债期货市场尤为明显,30年期国债期货自2月14日以来已累计跌超2%,10年期、5年期及2年期国债期货同样呈现下跌趋势。
债市此番调整,投资者意见分歧显著。部分投资者选择“逢跌即买”,逆势加仓;而另一部分则选择减仓避险。分析指出,资金面紧张是导致债市震荡的主要原因,投资者行为分化明显。未来债市走势如何,是阶段性调整还是持续性调整的开始,值得投资者深思。
债市波动加剧
自2月中旬以来,债市波动明显加大。2月20日,债市再次调整,3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跌超0.7%。资金面变化被视为债市调整的主要推手。据民生证券研究,央行投放审慎,叠加春节取现需求等因素,节前债市面临“小钱荒”,节后资金面虽季节性转松,但随后再度收敛,债市震荡偏弱。
广州期货指出,近期央行对流动性投放的持续收紧,以及官方对货币政策节奏的谨慎表态,均导致债市投资者对资金面宽松及货币宽松节奏的预期下修。
此外,基本面因素也不容忽视。1月社融信贷数据超预期,叠加AI产业格局重塑,市场对基本面预期发生边际变化。广州期货认为,短期内,新旧动能转换、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仍对债市构成支撑,但资金面变化及央行政策态度成为关键变数。
投资者分歧加大
债市波动加剧导致投资者分歧进一步加大。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等债券ETF规模逆势增长,显示部分投资者在债市调整中加仓。然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等债券ETF规模却出现缩水。
具体来看,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最新规模达108.13亿元,流通份额持续增加;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则由年初的约300.07亿元降至268.04亿元。债市ETF规模的变化,凸显了投资者对债市前景的不同看法。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资金利率偏高虽引发市场担忧,但这可能是阶段性现象。考虑到央行强调价格调控,市场利率中枢有望重新向政策利率靠拢。中信证券则表示,资金面收紧、基本面数据超预期等因素对债市构成制约,但中长期来看,债市仍有做多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