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债市波动引发金融机构高度关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后,多个关键券种收益率持续下滑。本文分析了债市新变化,提醒金融机构需增强债券投资的稳健性,防范风险。

近期,债市波动引发了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自12月2日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性跌破2%后,多个关键券种收益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截至12月2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7275%,且长期国债等券种的收益率下滑速度有加快迹象。

据统计,自12月2日至12月20日的15个交易日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下滑了31.9个基点,显示出金融机构对长期国债等券种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市场“抢跑”现象明显。

然而,面对债市的新变化,《证券日报》曾提醒金融机构理性投资债券,当前有必要再次强调债券投资的稳健性。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监管举措不断升级,金融机构需密切关注监管导向,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二是部分券种与政策利率利差持续缩窄,金融机构需警惕利率风险,避免过早将降息预期“打满”;三是债市连续上涨后,金融机构需关注流动性风险,避免在股市大涨或债市下跌时陷入负向循环。

总之,债市波动不断,金融机构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风险防控,确保债券投资的稳健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链接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