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了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内容、目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后续关注点,包括新老债券税收差异、信用利差变化及央行政策动向。

摘要

第一,这次国债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调整具体怎么调?

第二,税收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对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第四,后续还有哪些关注点?

正文

这次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调整具体怎么调?

根据财政部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本次政策有三个要点:一是从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金融机构自营税率为6%,广义基金产品税率为3%,调整后分别为5.66%和2.91%,实际税率含附加税后为6.34%和3.26%;二是新老划断,存量债券延续免税政策;三是明确金融债券定义,同业存单不在范围内。

税收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落实“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要求;二是完善债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国债基准利率作用;三是拓展税源,保持财政平衡及支持实体的能力。

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对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从债券市场来看,一是存量债券(老券)具有税收优势,新券与老券利差可能走阔;二是信用利差中枢可能会受影响小幅下移。从大类资产来看,国债、地方债与金融债等债券品种免税优势消失后,金融机构投资债券的税后收益下降,权益、贷款等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但整体影响有限。

后续还有哪些关注点?

一是关注央行后续政策方向,是否增加流动性投放对冲新券发行成本升高;二是关注债券投资税收优惠是否会进一步变化,以符合“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精神。

风险提示:对于税收制度的理解不准确;对于财政恢复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征收的目的理解不准确;央行政策变化超预期;财政税收政策变化超预期。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