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只纯债基金发行失败,债市波动引关注
AI导读:
2025年以来首只纯债基金发行失败,反映年内债基回调行情。债市波动导致债基净值短期回撤,但债券具备固定收益特质,净值下跌有望复原。后市仍有机会,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近日,兴华基金公告,截至2025年2月28日,兴华兴盛纯债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这是2025年以来首只发行失败的新基金,在债牛持续多个季度的背景下,也是2023年以来首只发行失败的纯债基金。
发行端的“失宠”反映了年内债基回调的行情。据Wind数据统计,纳入统计的近2400余只纯债基金中(仅统计初始份额),共有1861只基金年内遭遇净值回撤,占比高达77.6%。
展望后市,有公募认为,尽管债市波动可能导致债基净值短期回撤,但债券具备固定收益特质,只要未出现违约情况,随着债券逐步到期兑付,市场波动造成的短期净值下跌也有望复原。
年内首现基金发行失败
该基金自2024年11月29日起募集,计划于2025年2月28日结束,但3个月募集期满仍未达到规模标准。
作为纯债基金,兴华兴盛纯债的“冷清”有迹可循。2月共发行15只债券型基金,合计份额257.55亿份,为近两年来月度新低。此外,债基月度发行份额占比通常五成以上,而2月占比43.31%,为去年10月以来新低。
权益类板块回暖是债基“失宠”的核心因素。广发基金表示,债券是避险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时,投资者或调整大类资产配置,债券持仓转换为权益类资产,造成债市阶段性“失血”。
债市资金面持续转紧,收益率上行以短端为主。截至1月末,中长期纯债利率基金久期中位数达到4.43年的历史最高位,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倒挂,市场脆弱性增加。
据Wind数据统计,纳入统计的近2400余只纯债基金中,共有1861只基金年内遭遇净值回撤。广发基金认为,流动性趋紧是本轮债市调整的核心原因。
国泰基金认为,近期债市波动是正常调整,更多属于对前期偏离合理区间的一轮自发纠偏。华北某公募基金表示,尽管债市波动可能导致债基净值短期回撤,但债券具备固定收益特质,净值下跌也有望复原。
后市仍有机会
展望后市,博时基金认为,美国经济放缓会带动全球降息延续,带动全球利率下行,预计后续货币政策或仍有放松空间,短端利率债的配置价值突出。
对于长债而言,或维持窄幅震荡。尽管目前债市利率向下突破存在阻力,但利率向上也面临配置力量压制,长端利率可能并无明显上行风险。
华夏基金认为,债券的资本利得可能会上下波动,但票息收入可以“熨平”债市波动。债基的“填坑”能力较强,净值回撤往往较快速地被填平。
汇添富基金相对谨慎,认为面对债市的短期震荡,在回撤时逢低买入,摊薄持有成本是较好选择。对于信用类债券,配置力量下利差压缩行情仍将持续。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