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岁末年初,银行业“开门红”战役打响,多家银行提前启动筹备,通过召开动员会、明确目标方案、落地营销举措等抢占市场份额。分析人士称,这本质上是银行业资产荒和负债端竞争压力下的选择。部分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积分换礼等策略揽储,虽短期有效,但长远来看需注重客户经营与合规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场横跨岁末年初的业务“攻坚战”已然打响,银行“开门红”聚焦存款吸纳、信贷投放等关键目标,为全年经营“定调子、打基础”。1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为尽早抢占市场份额、锁定客户资源,多家银行已提前启动2026年“开门红”筹备工作,从召开动员会议、明确目标方案,到落地营销举措、储备客户资源等。分析人士称,银行“开门红”作为获客的重要手段,已成为银行来年一季度实现业务增量的蓄力关键,是当前银行业资产荒和负债端竞争白热化双重压力下的选择。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信贷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银行亟须通过年初冲量锁定全年业绩基本盘,这一策略在银行业中备受关注。

  “开门红”前哨吹响

  1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包括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华夏银行太原分行等多家银行已召开2026年“开门红”动员会或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将“开门红”筹备工作前置。从具体动作来看,11月2日,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召开2026年“开门红”启动会。会议不仅明确了该行“开门红”目标方案及2026年目标讨论情况,还播放了各经营机构的“开门红”宣战视频、组织29家经营机构现场签署目标责任书。会上,各经营机构及一线员工就“开门红”现场表态发言,明确将以“坚定决心、团结协作”的态度推进业务开展,全力确保“开门红”目标达成。

  地方银行表现则更为活跃。11月3日,兴山农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工作会议并对四季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提到,要统筹兼顾打好“开局起步”预备战,提前谋划2026年业务计划与资源储备。同日,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暨四季度工作推进会,会议特别邀请专业培训师深度解读《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四季度储客及开门红项目》。村镇银行同样积极投身“开门红”攻坚战。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此前举办旺季“开门红”专题培训,为来年的精准营销指明“作战图”。例如,针对“定期存款续存”这一关键业务,培训还提出三大策略,包括深耕“银发客户”,运用温情服务与适配产品,有效归集老年客户的养老金、闲置资金,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定期存款;聚焦“临界客户”,对资产规模临近提升门槛的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通过精准赋能与交叉营销,助力其资产升级,提升客户价值;紧盯“到期客户”,建立预提醒机制与专属续存方案,做到提前对接、“一户一策”,最大限度留住到期资金,并力争实现额度增长。

  对于多家银行“提前开战”布局“开门红”的现象,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这本质上是当前银行业资产荒和负债端竞争白热化双重压力下的选择。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信贷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银行亟须通过年初冲量锁定全年业绩基本盘。对于像签署目标责任书、一线誓师等形式,王蓬博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组织动员将考核压力前置传导,激发基层产能,是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后,争夺时间窗口与客户资源的必然策略,但同时也需警惕后续资产质量隐患。

  花式揽储蓄力“开门红”

  除了召开动员会,1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部分银行员工已开始宣传预约产品揽客。如湖北银行近期已推出“存款享好礼”活动,其三年期、二年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75%、1.5%、1.4%,9个月和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4%、1.5%。此外,该行还设置“新户礼”“推荐礼”“晒单礼”:新户存定期1万元以上可兑换米面粮油等礼品;老客户推荐新户成功存款双方均可兑换礼品;客户若出示他行2026年1月1日—3月31日之间到期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截图,即可参与该行的预约存款活动,根据预约金额即可兑换精美礼品。

  “现在客户就能提前预约存款,预约成功可享3倍积分奖励,这些积分能直接在网点兑换礼品,而且现在预约的礼品力度,比明年‘开门红’正式启动时存款送的礼品还要更丰厚一些。”湖北银行某支行网点客户经理直言道,此次推出的存款活动,本质是该行2026年“开门红”营销的提前预热,活动周期将一直延续到明年3月。从该客户经理展示的可兑换礼品清单及实物图片来看,礼品涵盖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粮油,以及电煮锅、养生壶、品牌保温杯等实用小家电。除了直接推出揽储活动,部分银行还在积极筹备“开门红”营销物资,为后续营销活动做准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福建上杭农商行、紫金农商行近期已发布2026年“开门红”宣传品采购招标公告,其中紫金农商行采购品类涵盖粮油、厨房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预算金额达721.0463万元。

  对此,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下,部分银行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积分换礼等策略,表明其寄希望于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吸引客户,相较于传统大行,中小银行负债端高度依赖揽储,尤其“开门红”更承载着其来年一季度揽储增量的希冀。不过,她也指出,这种方式固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长远来看,一旦“药效过期”,客户可能继续面临流失,银行营销需注重长远。

  王蓬博也认为,此类举措虽短期内能吸引存款、提升声量,但会抬高负债成本,挤压本就紧张的净息差。若缺乏后续服务和客户经营,容易陷入价格战,客户黏性低,反而加剧行业恶性竞争。展望未来,在经济弱复苏、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开门红”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银行又该如何优化“开门红”营销工作?王蓬博认为,从短期来看,银行提前启动“开门红”和加码营销大概率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业的常态。但从长期来看,银行需要摆脱对“规模冲刺”的依赖,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银行在“开门红”推进过程中做出两方面调整:一方面应强化客户画像与需求洞察,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匹配;另一方面则需要优化考核机制,避免唯规模论,将客户质量、中收贡献、资产质量等纳入综合评价。苏筱芮则从合规与长期经营的角度提出建议,她表示,银行揽储需关注监管合规底线,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背景下,应考虑到负债端成本问题,投入更为长远的眼光,通过运用自身线上、线下渠道,合理嵌入贴合客户财富增值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挖掘存量客户的更多需求,并与异业伙伴在合适的场景之下开展交叉营销等,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