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存款利率新一轮调降促使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上升,短期内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将备受投资者青睐。长期来看,随着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将调整。银行理财公司应把握布局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战略契机。

● 本报记者张佳琳

存款利率新一轮调降已启动,目前六家国有大行及多数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活期与定期存款利率。在此背景下,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比价效应”促使存款资金加速流向银行理财市场。北方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透露,短期内,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将备受投资者青睐;长期来看,随着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将调整。在市场利率下行期间,银行理财公司应把握布局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战略契机。

银行理财公司凭借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能够持续投入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在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及非标占比不断压降的背景下,理财公司迫切需要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范围内,适当提升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利用资本市场机遇为客户争取更高收益率。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因此理财公司的权益研究和投资需与公募基金有所区别,淡化相对收益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增厚收益。

存款利率下调后,预计短期内将有部分存款资金转移至银行理财市场。目前,固收类理财产品持有的债券、ABS等资产将受益于利率下行,产生阶段性资本利得,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进一步吸引存款资金。

当前,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2%,各类定期存款利率也普遍较低。股份制银行整存整取定存利率虽略高于国有大行,但仍处于低位。在此背景下,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近日,工商银行北京市某支行客户经理主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以应对存款利率下调。

随着债市利率回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得到一定程度修复。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测算,固收类理财产品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为2.46%,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42%。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部分到期定期存款及潜在新增定期存款资金或转向银行理财市场。

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再配置资产的收益率将降低,业绩比较基准也将走低。因此,在利率下行阶段,银行理财公司应抓住机遇发展长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以及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同时,理财公司应积极拓展多元资产,综合运用债券、权益、商品及衍生品等多资产策略。

存款利率下调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净息差,同时抑制存款定期化倾向。这一调整有助于推动存款资金向活期存款转移,并最终推动活期存款资金流入权益市场。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将含权产品作为未来布局的重点,加速布局权益市场。

在政策引导下,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近期宣布增持权益类资产,并明确将进一步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同时,为打通资金入市堵点,多数银行理财公司已建立基金池、股票池,上线了股市交易系统,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