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金融实力再升级
AI导读:
徽商银行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资产规模达2.25万亿。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不良贷款率下降,风险抵补能力增强,获业内广泛认可。
近日,徽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金融实力再显。官方报告显示,上半年,徽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1.57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93.28亿元,同比增长3.81%。此外,截至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达2.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2%,资产规模再上台阶。
该行立足安徽、服务大局,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加大先进制造、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主要指标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22518.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1.01亿元,增幅11.82%。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1005.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3.67亿元,增幅9.82%。负债总额为20852.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32.10亿元,增幅12.5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为1252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0.38亿元,增幅9.92%。
在资产质量方面,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8%,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89.94%,同比提高17.4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截至2025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2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3%,均满足监管部门相关指标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徽商银行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徽商银行跃升至第101位,较上年上升11个位次。
“回顾上半年,我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勇于创先争优,加快改革转型,助力打造‘三地一区’、全面建设美好安徽,向社会各界和广大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中期答卷。 ”徽商银行表示。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针对相关工作,徽商银行也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科技金融方面,徽商银行紧密围绕打造“三地一区”,立足于建设具有徽商银行特色的“科创银行”,成功发行50亿元科技创新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达2017.94亿元,较上年末净增330.29亿元,增幅19.57%。
同时,徽商银行持续深耕科技金融生态圈联盟,以科技型企业需求为中心,为其提供综合化的业务服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已为1200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四链融合信贷支持超90亿元;已为4200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线上信用贷款支持超120亿元。在绿色金融方面,徽商银行始终锚定“双碳”目标,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绿色信贷余额合计1444.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9.50亿元,增幅 35.63%。
在普惠金融方面,徽商银行注重普惠小微业务提质扩面,持续提升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7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8.5%。在养老金融方面,徽商银行聚焦当前百姓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制定养老金融工作方案,完善养老金融布局。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长春花”特色银行网点达102家,安徽省内407家支行实现适老化服务全覆盖。在数字金融方面,徽商银行锚定数字化转型目标,积极推进远程银行建设、完成手机银行7.0面客发布,打造立体化、数字化客户服务体系,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