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首破牛熊线 银行股与国债期货市场走势分析
AI导读:
A股银行股早盘加速下跌,工行跌超2%破牛熊线,红利ETF空头排列。30年期国债期货疲弱,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分析称美元降息与反内卷政策影响资产风格,成长股受捧,红利资产受压。银行股恐慌或无必要,需理性看待。
工行今天的走势可能有些标志意义!银行股行情变化引发市场关注。
早盘,A股银行股加速下跌,工商银行一度跌超2%,近一年来首次跌破半年线(很多投资者将其称为“牛熊分界线”);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盘中均跌近2%。红利ETF已经走出明显的空头排列,昨天跌破年线之后,今天继续下行。临近上午收盘,该指数却开始反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当中,30年期国债期货亦走出明显的空头排列,各期限均线皆向下发散。国债期货市场整体上较为疲弱。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红利和国债期货一般较难获得增量资金;另一方面,美元进入降息周期,“反内卷”强化通胀上行预期,亦不利于国债和红利资产演绎。
工行首破“牛熊分界线”
今日,工商银行盘中一度大跌2%,技术上跌破120天“牛熊分界线”。国有大行普遍下行。银行板块自7月11日以来,连续杀跌。目前,该板块指数处于空头排列状态。截至今天上午的最低位,该板块跌幅已经超过14%。而同期,科创50、创业板50、沪深300、A500等指数大幅上涨。可以说,如果7月份杀入银行股,就是妥妥的“在银行里躲牛市”。同期杀跌的还有红利板块,自7月份最高位下来,红利指数跌幅已经超过7%。同时,该板块此前已经跌破半年线,并于昨天跌破了年线,今天继续向下。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M1增速等关键指标的反弹,市场开始演绎存款搬家等逻辑,全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提升。故而,此前躲在国债和红利资产里的资金可能也会出现挪移现象。另外,从大类逻辑来看,美元降息带来的美元潮汐,加上国内的“反内卷”政策使得通胀预期开始抬升。进而使得权益的风格发生明显变化。在此阶段,成长股受到追捧,而红利资产通常会受到压制。这一点在2021年和2014—2015年大牛市当中也有体现。
恐慌是否有必要?
在空头排列的趋势当中,投资者有时候会选择恐慌性出逃。那么,是否有恐慌的必要呢?银行股恐慌情绪需理性看待。华龙证券认为,从半年报来看,银行板块呈现分化趋势,国有大行受益于稳定的高股息率和净息差收窄趋缓,净利润向好,而区域性银行则面临消费贷贴息政策及“反内卷”监管带来的利差压力。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下降至1.49%,拨备覆盖率提升,但关注类贷款规模扩大,需警惕潜在风险。
银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凭借高股息吸引险资和理财资金流入,国有大行因分红稳定具备安全边际,整体负债端有所改善,但资产端收益下行压力犹存。二季度净息差收窄趋势趋缓,国有行净利润向好,而区域性银行受消费贷贴息政策及“反内卷”监管影响,利差承压明显。分析人士认为,投资红利资产主要取决于投资者个人的投资风格。如果从长远来看,红利资产超过4%的稳定股息率,其实仍是可以守望的资产。而银行股虽然前期涨幅较大,估值也来到了相对高位,但若经济向好,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会提升。若经济存在压力,风格上仍会偏向银行。因此,面对这些优质资产,做好资金管理,恐慌或许并无必要。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