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自称银行员工的贷款营销人员宣称能提供2.6%左右的银行内部优惠消费贷利率,但经核实多为助贷公司营销噱头。银行消费贷利率监管指导不低于3%,消费贷价格战已暂停。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需探索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加强风险管理,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我们有华夏银行内部优惠券,消费贷利率可低至2.68%,无需抵押,纯信用贷款,期限最长7年,额度高达80万。”一名自称银行贷款经理的张辉(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

消费贷利率监管指导不低于3%已近两月。近期,多位自称银行员工的贷款营销人员通过电话或社交媒体宣称,能提供约2.6%的银行内部优惠消费贷利率。但经多方核实,多数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仍为3%,2.6%左右的利率多为助贷公司的营销噱头。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贷告别价格战,既是银行响应监管指导,也是保持合理净息差的需求。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应灵活调整策略,探索消费贷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通过场景化嵌入提升消费贷效用,同时在风险与收益间寻求平衡,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所谓利率优惠多为噱头。

张辉称,借款人只需提交身份证、银行卡、征信报告进行初审,即可通过华夏银行内部渠道申请到最低利率,当天放款。他解释称,与银行合作能拿到内部优惠利率,银行以返点形式支付报酬。

但张辉宣传的消费贷利率、期限等远超行业标准,远低于3%的监管红线。记者向华夏银行北京多家支行求证,均表示最低利率为3%,且未设立张辉提及的十里河支行。

张辉最终否认了此前说法,表示2.68%的利率需根据客户资质筛选,且未能提供成功案例。

记者发现,多家助贷公司采用类似套路揽客,如一家自称交通银行信贷部的助贷公司,宣称能提供2.6%的利率,但需支付中介费。

交通银行北京地区个贷工作人员表示,该行未与中介合作,消费贷利率无统一标准,最低3%。“当前2.6%左右的低利率消费贷多为助贷公司揽客噱头。”某股份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称。

今年3月下旬,多家银行表示已收到通知,4月起消费贷利率不低于3%,消费贷价格战紧急暂停。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控制消费贷利率过度竞争有多重意义,包括防止非理性价格竞争、降低消费贷被挪用风险、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际消费场景、避免盲目借贷导致信用风险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贷告别价格战,银行需及时调整策略,探索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增强消费贷效用,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此外,消费贷使用场景持续扩容,多家银行加大对装修、家居、汽车、文旅、康养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