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贷款利率调降 助力实体经济与稳定息差
AI导读:
5月20日,受人民银行降息降准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迎来调降。新一期LPR下调10个基点,存款利率平均下调约16个基点,旨在平衡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与银行资产端收益。此举展现利率市场化进程,但银行稳息差任务依然艰巨,需优化产品设计、扩大非利息收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5月20日,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迎来新一轮调降。受人民银行降息降准政策影响,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顺利下调10个基点。同时,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机构测算显示,存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约为16个基点,这一调整有效平衡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与银行资产端收益的关系。
在LPR下调的同日,银行选择调整存款利率,旨在平衡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与银行净息差,展现了存贷款利率联动性的增强,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即使在降息政策出台前,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呈现环比下降趋势,反映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工作的持续推进。然而,央行降息带动广谱利率下行,由于贷款利率下调早于存款利率,加之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导致负债端付息成本上升,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已逼近历史低位。因此,在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需要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以稳定息差。这也是此次存款利率平均降幅超过LPR降幅的缘由。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经贸形势复杂等多重挑战,国内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也是经济保持韧性的重要保障。保持合理的息差空间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基石,银行合理的息差收益对于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应对潜在坏账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存款利率平均降幅创近年来新高,但银行稳息差的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9个基点至1.43%,尽管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但下降趋势尚未遏制。未来若存款利率继续下调,预计其平均降幅可能持平甚至超过贷款利率降幅。除了调整利率水平,银行还需优化存贷款产品结构、扩大非利息收入业务占比、挖掘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以增强盈利能力,稳定内生性资本补充来源,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