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20日,新一轮存款降息正式实施,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显著。此番调整预计为理财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但部分理财产品面临收益压力。同时,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

5月20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新一轮存款降息正式实施。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均在官网发布了最新的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并于当日起生效。此次调整中,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尤为显著,活期存款下调5BP,整存整取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的利率均下调15BP,三年和五年利率均下调25BP。

客户对此已有心理准备,某大行网点负责人表示,客户普遍预期存款利率会下降,只是不确定具体执行日期。以最新利率计算,存入20万元,三年总利息将比之前减少1500元。

这是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以大行为主导的第七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也是今年的首次调整。此前几轮调整中,大行总是率先行动,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随后跟进。

大行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股份行理财经理积极行动,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告知客户,部分2%以上的存款额度有限,鼓励客户抓紧存入。有理财经理表示:“今日我行暂不调整,预计明日调整,且存且珍惜。”

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此番调整后,1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这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存款搬家”现象?受访人士认为,存款利率下调会降低存款产品的吸引力,为理财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但考虑到储户的低风险偏好,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同时,存款利率下调也会给部分理财产品带来收益压力。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招商银行,此次调整后,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0.65%、0.85%、0.95%、1.05%、1.25%、1.3%。邮储银行六个月、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略高,其余期限与大行一致。

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措施,同时提及将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为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六大行及招商银行等率先进行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后续中小银行预计会跟进,大行后续调整空间需视政策实施效果而定。

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超过LPR降幅,有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自2022年4月以来,已进行七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背后是银行业息差压力日益凸显。最新一期LPR报价也于今日出炉,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下降10BP。

专家表示,存款利率下调将带动整体存款利率下调0.11至0.13个百分点,基本覆盖LPR报价下调对银行资产端收益的影响。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为LPR报价的下调创造空间。

理财市场有望迎来增量资金,但部分理财产品面临收益压力。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储户转向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加剧。此番调整后,1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存款搬家”现象可能进一步凸显。但公众风险偏好难以大幅改变,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