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20日,新一轮存款降息来袭,多家银行下调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通知存款等多个产品利率。大额存单产品逐渐“失宠”,多家银行同步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即将全面迈入“1时代”。商业银行注重负债端成本管理,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提升利息收入水平。

5月20日,新一轮存款降息来袭,包括工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下调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通知存款等多个产品利率,标志着银行存款“降息潮”的延续。此次降息中,大额存单产品逐渐“失宠”,多家银行同步下调了大额存单利率,即将全面迈入“1时代”。

中国银行于5月20日发售了2025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涵盖1个月至3年不等期限。其中,1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1.2%,3年期为1.55%,且仅面向特定客户。与去年相比,该行各期限产品利率均有所下调。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也已全面跌破“2字头”。建设银行1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2%、1.55%。中小银行、民营银行也跟进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如天津银行、蓝海银行、众邦银行等。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商业银行为了持续缓冲息差收窄影响,更加注重负债端的成本管理,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提升利息收入水平,并为进一步推动资产端利率下调提供空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通过调整存款利率,能够增加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