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激增,本金回收率下滑成挑战
AI导读:
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同比激增,二季度同样延续了这一趋势。然而,在转让规模和挂牌速度增长的同时,平均本金回收率却出现了下降。银行需积极应对不良贷款处置挑战,加速不良资产出清。
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同比激增,二季度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7日,5月已有超15家机构挂牌超50笔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涉及金额巨大。
然而,在转让规模和挂牌速度增长的同时,平均本金回收率却出现了下降。以5月16日浦发银行发布的两期不良资产转让公告为例,未偿本息总额为14.86亿元,竞拍起始价仅为3千9百万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有报告指出,部分阶段挂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起拍价格甚至低至本金的5.71%。
业内人士指出,不良贷款转让能够帮助银行减轻历史包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拓客、风控等核心业务上。通过打折转让或出售不良贷款,银行可以加速不良资产的出清,释放资本、降低风险加权资产规模,进而提升资本充足率,确保合规性,并有效减少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压力,改善盈利能力。
5月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激增,助力银行降低风险
进入二季度,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出清转让的加速趋势愈发明显。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两期不良资产转让公告显示,未偿本金总额分别高达12.58亿元和14.86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均已超4年。
截至5月17日,已有超15家机构在银登中心挂牌超50笔不良资产转让项目。而根据银登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银行不良个人贷款转让成交规模达370.4亿元,同比激增76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占比超过七成,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点。
面对持续上升的个贷不良压力,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资产转让额度更大,无论是经营贷还是信用卡的不良率都在不断攀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资产转让已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
同时,消费金融机构也在密集挂牌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例如,招联金融今年以来已转让个人不良贷款项目达11期,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今年也转让了4期个人不良贷款项目。
不良贷款转让不仅是对银行业务的综合考量,更是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对不良资产处置关注的结果。金融机构通过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可以更好地应对贷后管理现状。
个贷转让业务折扣率低,银行积极应对挑战
在不良资产加速出清的同时,本金回收率却持续下滑。银登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均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
从出清的不良资产来看,不少已被划分为损失类贷款,采取所有措施后仍无法收回本息。因此,金融机构愿意以突破1折的低价转让这些不良资产。
从挂牌转让价格来看,不少资产挂牌价已远低于1折。例如,厦门金美信消费不良资产包价格低至约0.26折,蚂蚁消金和兴业消金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也远低于市场预期。
苏筱芮指出,与对公资产相比,消费金融行业的个贷业务通常没有抵押担保举措,因此不良资产包1折以下定价已成为常态。逾期时间越长,回收的可能性越低,价格也会产生更大折扣。
随着信用卡不良转让业务规模的扩大,未来银行的短逾期天数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或将逐步增多,银行需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